精彩评论






最近刷到一条新闻说故宫的玉石山要展出啦,我滴个天这可是故宫最大的玉雕山子,据说有十几米高看着就霸气侧漏,小时候就听老人说过故宫的宝贝多,但真没想到还有这么个“巨无霸”级别的玉雕,这让我突然好奇这玉山到底是个啥来头?它咋来的?值钱吗?于是乎我着手了我的“考古”之路,顺便整理了几个大家或许都想知道的难题,咱一起唠唠。
故宫玉石山也叫大禹治水图玉山,是清乾隆年间造的用整块新疆和田玉雕成,它超级大,高近10米重达5吨多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看着就像一座小山上面刻着大禹治水的故事,细节超多牛!
这玉山原材料来自新疆和田,据说当时运过来花了老鼻子功夫,光是运费就够买好几个小县城了。乾隆皇帝看中了这块料,非得让人雕个“大禹治水”,以示自身也有治天下的本事。工匠们花了六年时间才搞定,简直是“世纪工程”啊。
因为玉山上刻的全是尚书里大禹治水的故事。你看那山峦叠嶂河流纵横还有无数小人物在开山凿石、引水入河,场面宏大得不行,古人就是牛能在石头上雕出这么多故事,服气!
平时在故宫的宁寿宫区乐寿堂展出,但有时候会去别的展馆或外边巡展。想去瞅瞅的记得提早查好开放时间和位置,不然白跑一趟就尴尬了。据说每次展出都围得水泄不通,排队两小时是常态。
这玩意儿是无价之宝根本没法用钱衡量。这玉料就极其稀有再加上是乾隆御用还有这么精细的雕工,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都是顶配,要是真有人敢估价估计得用“亿”来计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大的特点就是“大”!放眼全球这么大个的玉雕山子就它独一份,它的雕工精细到头发丝儿,你拿个放大镜看每个小人物的表情都栩栩如生。还有就是它的故事性把大禹治水这个宏大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看一眼就忘不了。
难。现在别说这么大的就是小点的玉雕原材料都难找。而且那个年代的匠人精神,那种不计成本、不惜工本的劲儿,现在很难见到了。就算有技术恐怕也没人愿意花十几年去雕一个或许赚不了大钱的玩意儿了。唉,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
理论上能够但实际操作起来有点悬。因为它太大太重又是国宝级文物展出时一般都会隔着玻璃或护栏。想摸一摸、敲两下?门儿都没有!不过能亲眼看到这么震撼的玉雕,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对吧?拍照留念还是能够的但别开闪光灯哦!
故宫的玉石山绝对是个值得一看的宝贝!下次去故宫记得去找找它绝对让你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