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翡翠 > > 正文
20255/17
来源:张伟-翡翠收藏家

嘉庆御制玉玺精鉴录:故宫博物院珍藏故宫博物珍品印谱

字体:

嘉庆御制玉玺精鉴录:故宫博物院珍藏故宫博物珍品印谱

嘉庆御制玉玺精鉴录:故宫博物院珍藏故宫博物珍品印谱

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中玉器文化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而在这其中清朝嘉庆皇帝的御制玉玺更是独树一帜展现了宫廷玉作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嘉庆宝薮就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嘉庆朝御用玺印印谱其中收录了诸多珍贵玉玺见证了嘉庆皇帝的文治武功。

嘉庆御制玉玺精鉴录:故宫博物院珍藏故宫博物珍品印谱

值得关注的是故宫所藏嘉庆宝薮是嘉庆朝御用玺印印谱其中就有这方“敷春堂宝”玺另外还有一方“敷春堂”玺印可资左证。此件玉玺玺面圆雕交龙钮龙身鳞片排布整齐刻划一丝不苟雕工精细规制严谨体现了宫廷玉作的高超技艺。此玺在清代帝后玺印谱叁第九册嘉庆卷二中有明确著录。

嘉庆皇帝的玉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其中“含淳堂”青玉交龙纽长方玺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这方玉玺青白玉质,印面长方,四壁光素玺底印面汉文篆书“含淳堂”三字阳文,两条篆龙交辉于印文两侧;玺面圆雕交龙钮,为清宫廷玉玺规范宝玺之章钮。这方玉玺不仅被收录于乾隆宝薮中,还在清代帝后宝玺印谱的乾隆、嘉庆、道光卷中有所记载。由此可见,这方玉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力非同一般。

嘉庆御制玉玺精鉴录:故宫博物院珍藏故宫博物珍品印谱

嘉庆皇帝喜好文学,曾诏命整理历史经典,且善作诗文。在他的印玺中,有一组名为“三希堂精鉴玺”的组印,计三方。其中,“三希堂精鉴玺”为白玉质,兽纽长方玺,汉文篆书,面宽3厘米,长4厘米,通高2厘米,纽高3厘米。而“宜子孙”则采用青玉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嘉庆皇帝之印玺数量,远远少于其父。此白玉玺,录于清代帝后玺印谱:八:嘉庆,卷1,属闲章。

嘉庆皇帝的另一件珍品是寿山石“嘉庆御览之宝”钤本“嘉庆宸翰”玺。此玺寿山石质,通体浅浮雕松石小景,汉文篆书。面3cm见方,通高5cm。虽然此宝质地一般,但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容小觑。

沿着清朝皇帝的玉玺历史轨迹,咱们来到了雍正皇帝的时代。雍正的玉玺,在继承了康熙玉玺的精髓之上,更融入了其独有的个人风格。在嘉庆皇帝的玉玺中,有一方名为“周甲延禧之宝”的玉玺,制作于嘉庆二十三年,是为纪念皇帝大寿而制作。翻检嘉庆宝薮,却发现此方印谱边缘赫然标注“檀香”二字,表明这方章的质地是檀香木而非青玉。难道这是一方伪印?笔者反复翻检嘉庆宝薮,发现此宝青白玉质,交龙钮,印文为阳文玉箸篆“周甲延禧之宝”六字。此宝在现藏于北京故宫的嘉庆宝薮中有明确着录,经与实物比堪,无论是体量大小,都与记载相符。

在2019年5月29日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嘉庆御制白玉交龙钮方玺“周甲延禧之宝”以20,525,000港币的高价成交,成为当年文房印玺成交价第二名。在现藏于北京故宫的嘉庆宝薮中对两宝有明确著录,为三方组玺中的两方。将实物与宝薮比对,两宝无论是印材的形制、大小,都极为吻合。

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昭仁殿,其中一方“含淳堂”青玉交龙纽长方玺有幸留存,但留下了火烧的痕迹。而乾隆皇帝的闲章“八徵耄念之宝”玉玺,则是故宫的珍宝之一,长13公分,宽19公分,高5公分,体现了乾隆皇帝的个人品味和艺术修养。

嘉庆皇帝的玉玺不仅展现了清朝宫廷玉作的高超技艺,也见证了嘉庆皇帝的文治武功。这些玉玺在故宫博物院的珍藏中,不仅是一件件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值得咱们细细品味和研究。

大家还看了:

精彩评论

头像 庄博远-翡翠买手 2025-05-17
嘉庆玉玺印谱大全:古代印玺艺术与历史研究 引言 自古以来,玺印文化源远流长,玺印作为古代权力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嘉庆皇帝作为清朝的一位要紧皇帝。值得注意的是故宫所藏嘉庆宝薮是嘉庆朝御用玺印印谱,其中就有这方“敷春堂宝”玺,另外还有一方“敷春堂”玺印,可资左证。此件玉玺玺面圆雕交龙钮。
头像 杨帆-翡翠挖掘达人 2025-05-17
此件玉玺青白玉质,印面长方,四壁光素,玺底印面汉文篆书“含淳堂”三字阳文,两条篆龙交辉于印文两侧;玺面圆雕交龙钮,为清宫廷玉玺规范宝玺之章钮。寿山石“嘉庆御览之宝”钤本 “嘉庆宸翰”玺 寿山石“嘉庆宸翰”玺 “嘉庆宸翰”玺,清嘉庆,寿山石质,通体浅浮雕松石小景。汉文篆书。面3cm见方,通高5cm。 此宝质地一般。
头像 杨伟军-翡翠投资 2025-05-17
此宝青白玉质,交龙钮,印文为阳文玉箸篆「周甲延禧之宝」六字。此宝在现藏于北京故宫的嘉庆宝薮(嘉庆御玺印谱)中有明确着录,经与实物比堪,无论是体量大小。龙身鳞片排布整齐,刻划一丝不苟,雕工精细,规制严谨,体现了宫廷玉作的高超技艺。此玺在清代帝后玺印谱叁第九册嘉庆卷二中有明确著录。
头像 武超-翡翠投资 2025-05-17
这方玉玺不仅被收录于乾隆宝薮中,还在清代帝后宝玺印谱的乾隆、嘉庆、道光卷中有所记载。由此可见,这方玉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力非同一般。“三希堂精鉴玺”组印,清嘉庆,计三方。“三希堂精鉴玺”,白玉质,兽纽长方玺,汉文篆书,面宽3厘米,长4厘米,通高2厘米,纽高3厘米。“宜子孙”,青玉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
头像 杨洋玲-翡翠新手 2025-05-17
但翻检嘉庆宝薮,却发现此方印谱边缘赫然标注“檀香”二字,表明这方章的质地是檀香木而非青玉。难道这是一方伪印?于是,笔者反复翻检嘉庆宝薮。
头像 杨明敏-翡翠收藏家 2025-05-17
雍正玉玺(拓图)继续沿着清朝皇帝的玉玺历史轨迹,我们来到了雍正皇帝的时代。雍正的玉玺,在继承了康熙玉玺的精髓之上,更融入了其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份拓图。
头像 杨光-翡翠挖掘达人 2025-05-17
殿内,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昭仁殿,此印有经火烧过的痕迹。 2乾隆皇帝闲章-“八徵耄念之宝”玉玺,长:13公分 宽:19公分 高:5公分“八徵”语出六 韬。
【纠错】 【责任编辑:张伟-翡翠收藏家】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3301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