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在河边随处可见的鹅卵石里,说不定就藏着一块值钱的玉石?我起初也不信直到本身亲手试过才理解,这事儿真不是开玩笑。
其实啊看、摸、敲这三个步骤,就能帮你大概判断这块石头是不是玉石,不用啥高科技设备只要你有耐心说不定下次去河边玩,就能捡到宝了。
你得仔细看看这块石头的颜色,玉石常常颜色比较特别,比如翡翠绿、淡青色、淡黄色之类的,看起来挺好看的。假如你看到一块鹅卵石颜色很特别,那它或许是玉石。
不过也不是所有颜色都是玉石,像“水沫玉”、“京白玉”这些,虽然看起来像玉石但其实不值钱。所以不能光看颜色还得看结构。
用手机打灯照一照玉石内部会有云絮状的纹理,就像棉花一样软软的;而鹅卵石(尤其是石英)则透光均匀,没什么特别的纹理。
而且玉石的表面摸起来有点粘糯感,不像鹅卵石那样滑溜溜的。你要是没摸过或许不太能体会但一旦摸过一次,你就知道区别了。
接下来就是摸了。你拿一块石头先别急着下结论先用手摸一摸。
鹅卵石摸起来比较光滑,但是有点涩手像是被砂纸磨过一样;而玉石摸起来更温润,有一种“软”的感觉好像不是那么硬邦邦的。
我还记得第一次摸到真正的玉石时,真的有点惊讶那种触感真的很特别,就像是握着一块冰凉的暖手宝。
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把手贴在石头上,感受温度。玉石导热慢握着会慢慢变暖;而石英类的石头导热快,握着还是冰冰的。
当然啦这个方法也不是万能的,有些石头或许因为环境起因,温度和玉石差不多,不过 这个方法还是挺靠谱的。
最后一步是敲一敲。你能够用手指轻轻敲一下石头,听听声音。
玉石敲起来声音清脆像敲玻璃一样,响亮又干脆;而鹅卵石的声音比较沉闷,听起来有点“闷”像是敲石头的感觉。
我之前在河滩上捡到一块石头,敲了一下声音还挺响的,当时心里一喜以为是玉石,结果后来才知道那是块石英岩差点让我白高兴一场。
不过嘛这也解释,听声音虽然不是绝对准确,但确实能帮咱们排除若干假象。
除了这三个方法还有部分小技巧能够试试。
比如划玻璃。玉石硬度高能够用钥匙或是小刀在石头表面轻轻划一下,假若划不出痕迹那或许就是玉石;假使划出白色粉末,那大概率是石英或玛瑙。
还有滴水测试。把一滴水放在石头上假若水珠长时间不散开,那就是玉石的概率大;假使是普通石头,水珠很快就会渗进去。
不过这个方法也不是特别准,有时候水珠也可能是别的起因留下的,所以仅供参考。
还有个有意思的方法就是观察断口。玉石断裂面是参差不齐的,而鹅卵石的断口多数情况下是贝壳状的。
不过这个方法需要你有工具,比如锤子什么的不然很难看到断口。
你有可能问为什么在河里很少能看到真正的玉石呢?其实起因很简单。
玉石一般产自特定的矿脉,比如昆仑山脉、新疆等地,这些地方的地质条件特殊,才适合玉石形成。而河流里的鹅卵石大多是石英岩,它们抗风化技能强简单保留下来。
玉石被河流搬运的概率非常低,除非你运气特别好或是在玉石矿区附近。
不过并不是说完全不可能,只是概率很低罢了。
许多人以为只要石头看起来漂亮,就一定是玉石其实不然。
比如“水沫玉”它的外观和玉石很像,但其实是石英类的价格便宜许多。还有“京白玉”虽然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其实也是石英的一种。
别被外表迷惑了还是要多看、多摸、多敲。
说实话刚着手我也以为自身能轻易找到玉石,结果去了几次都没什么收获。
有一次我在黄河边走看到一块石头颜色挺特别的,我就捡起来了还兴奋地跟朋友炫耀,结果朋友看了以后说“这哪是玉石这是石英。”我当时就傻眼了。
后来我慢慢总结经验发现看颜色、摸手感、听声音这三个方法真的很有用。
现在再去河边我都会带着一个小刀,遇到可疑的石头就划一下,再打灯照一照这样就不会错太多。
虽然到现在也没捡到真正的玉石,但我觉得过程比结果更关键,毕竟每次去河边都是一次探索,也是一种放松。
找玉石其实不难关键是要细心、耐心、多尝试。
你看我就是一个普通人,通过一步步摸索现在也能分辨出哪些石头可能是玉石。
你也行! 只要你愿意花点时间,说不定下一次去河边就能捡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玉石。
记住看、摸、敲,三步搞定轻松识别隐藏美玉。
祝你好运说不定下次你就是那个“寻宝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