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帖子,说有人花了几万块买了一块所谓的“和田玉籽料”,结果到手一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事儿让我特别气愤,也让我想起自己刚入行的时候,也被骗过一次。那时候我啥都不懂,听别人说“籽料有皮壳”就以为是真货,结果现在想想,真是傻得可以。
其实这个问题挺常见的,很多新手在买和田玉的时候都会被“皮壳”这个词搞懵。今天我就来聊聊这个事,顺便把一些相关的知识点都讲清楚,让大家少走弯路。
和田玉籽料是天然形成的,经过河水冲刷、地质变化,表面会有一层颜色较深的“皮子”。这层皮子就是大家常说的“皮壳”。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带皮的都是籽料,有些是人工染色或者造假的。
**皮壳是籽料的标志之一,但不能单凭皮壳判断真假。** 有些商家为了卖高价,会故意做旧或者染色,让人误以为是籽料。
买籽料时一定要多看多问,别光看皮壳就下定论。
“糖皮”指的是籽料表面的一种红褐色或黄褐色的皮壳,像糖一样甜,所以叫糖皮。而“白皮”则是白色或灰白色的皮子,通常比较薄。
**糖皮是籽料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但白皮也不少。** 有些人觉得糖皮更值钱,其实要看整体品质,不能一概而论。
糖皮和白皮各有特点,关键是看玉石本身的质量,而不是单纯看皮的颜色。
皮壳是自然形成的,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刮掉的,除非是人工做旧或者染色的皮。如果是天然的皮壳,刮掉后反而会破坏它的完整性。
**皮壳是籽料的重要特征,刮掉后可能影响鉴定和收藏价值。** 不要轻易去弄自己的玉石,尤其是新手。
如果皮壳太脏,可以找专业的人清理,别自己乱动手。
有些籽料因为埋藏时间短、河水冲刷不够,可能没有明显的皮壳。也有可能是被人为打磨掉了。
**没有皮壳不一定就是假的,但需要结合其他特征判断。** 比如质地、油性、透光度等。
别一看到没皮壳就怀疑是不是假货,有时候只是自然形成的结果。
很多人觉得皮壳越厚越有价值,其实不然。皮壳太厚可能会掩盖玉石本身的品质,甚至影响透光效果。
**皮壳厚度要适中,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 好的籽料皮壳应该是自然、均匀、不突兀的。
别被“厚皮”忽悠了,真正的好玉是内外兼修。
皮壳颜色深浅和玉石的品质没有直接关系。有的籽料皮壳很浅,但肉质很好;有的皮壳很深,但内部却很差。
**颜色深浅不能作为判断标准,要看整体情况。** 有些商家会故意染色让皮壳看起来更漂亮。
买的时候别被颜色迷惑,多观察玉石的质地和光泽。
皮壳是外层,玉肉是里面的部分。好的籽料皮壳和玉肉之间应该过渡自然,不会有明显分界。
**皮壳和玉肉是相辅相成的,好皮壳往往意味着好玉肉。** 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皮壳好看但玉肉差。
买籽料时,最好能同时看到皮壳和玉肉,这样判断更准确。
皮壳颜色和质地确实和产地有关,但不能完全靠皮壳来判断产地。不同矿区的籽料皮壳也有差异。
**皮壳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唯一依据。** 真正的产地还需要通过专业检测才能确定。
别一听皮壳就以为是新疆产的,说不定是别的地方冒充的。
和田玉籽料有皮壳是正常现象,但不能只看皮壳就判断真假。新手买玉要多学习、多请教、多对比,别被一些“套路”忽悠了。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欢迎留言一起交流!
编辑: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feicuibao/154611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