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刷到一条新闻说某地出土了一批古玉,专家解读说上面刻着许多"释义是美玉的字",我当时就蒙了啥?字还能是玉?这难道不是语文老师教的"玉"字吗?😅 现在大家天天忙得团团转,谁还去琢磨这些"老古董"啊?可仔细一想这些字里或许藏着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呢。
玉字最早就是指美玉不是什么别的意思,你看甲骨文里的"玉"就是几块玉连在一起的样子,古人把玉看得比命还要紧,说"玉不琢,不成器"这道理放到现在也适用,人总要经过打磨才能成才嘛,玉字的结构特别有意思,左边是王右边是斜玉旁,其实古代王和玉写法一样,后来才拆开, 现在大家说的"玉"字其实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既是石头也是品德象征。
古人把玉当成神物认为能通天地,皇帝的玉玺、大臣的玉佩,那都是身份的象征。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意思是有品德的人就像玉一样温润、坚定。玉在文化里地位超崇高,连带着"玉"字也变得特别有分量。 现在咱们说"宝贝"其实也是从"宝玉"来的,可见玉在老祖宗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玉其实分好几种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各有各的特色。和田玉最出名温润通透像水一样;岫岩玉颜色丰富,适合雕刻。古人选玉特别讲究说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 现在市面上好多"假玉",其实都是玻璃或石头做的,真正的玉摸着冰凉有油脂感,这可是老经验了。
现在咱们说"玉手"、"玉足"、"玉女",其实都是借玉的美来形容人,还有"金玉良言"意思是特别有道理的话。更有趣的是现在网上流行"玉玉了"这个梗,本来是形容焦虑抑郁结果被玩成了谐音梗。 可见一个字随着时代进展,意思也会变来变去这就是语言的生命力啊!
最早"玉"和"王"是同一个字,因为古代的统治者都自比玉一样高贵。后来才加上斜玉旁区拆开,金文里的"玉"已经能看出玉佩的样子,小篆就更规范了。秦朝统一文字后玉字才固定下来, 这解释文字也是不断进化的,就像咱们现在用的emoji不也是现代版的"象形文字"吗?
古人特别讲究"君子如玉",认为玉的温润、坚贞、纯洁都是人应有的品质,所以古人佩玉不只是装饰更是提示自身要修身养性。礼记里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可见当时对玉的重视程度。 现在咱们说"玉洁冰清",还是这个意思。看来老祖宗早就把做人的道理刻在玉里了。
带"玉"的成语特别多比如"守身如玉"、"冰清玉洁"、"金玉满堂"等等。这些成语都借玉的美好来比喻人的品德或事物的高贵。最经典的是"化干戈为玉帛",意思是把战争变成和平, 玉在古人心中就是和平、美好的象征,所以连带着这些成语也变得特别有力量。
没想到吧?玉还能入药!中医认为玉有安神定惊的作用,古代的玉枕、玉佩据说能养生。现在还有"玉液金丹"的说法,虽然现在没人真拿玉当药吃,但这个传统还是挺有意思的。 看来玉在古人心中真是无所不能,既能通神,又能治病还能教人做人!
这么一琢磨发现"释义是美玉的字"还真不只是"玉"这一个字,而是整个汉字文化里关于玉的概念,古人把对美的追求、对道德的坚守都寄托在玉上,💎 这份情感又通过文字流传下来。现在咱们虽然不天天佩玉了,但这些字里的精神还在,时不时提示咱们做人要像玉一样温润、坚定、有内涵!
字 | 含义 | 现代用法 |
---|---|---|
玉 | 美玉 | 玉手、玉足 |
琼 | 美玉 | 琼浆玉液 |
瑜 | 美玉 | 瑕不掩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