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融 > > 正文
20257/18
来源:常诚-上岸者

买手机贷款欠100万?分期陷阱太可怕,年轻人别再被套路!

字体:

买手机贷款欠100万?分期陷阱太可怕年轻人别再被套路,

你敢信吗?就为了那块亮瞎眼的手机屏,有人居然贷款100万!分期付款听起来诱人实际利息高得吓人,那些花里胡哨的“免息”广告,背后全是坑,年轻人啊别再被这些套路骗了血淋淋的教训还不够多吗?

其实我也差点中招,不过还好按时刹车,现在的年轻人谁没收到过“”“”的诱惑短信?你看看身边十个有八个都在用分期,结果呢?越陷越深最后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

1. 分期利息的“障眼法”

那些所谓的“0利息”分期,你仔细算算就知道了,比如买一部8000元的手机,分12期虽然表面没利息,但手续费算下来年化利率或许高达18%,比银行贷款还高!你想想这钱够干啥的?其实买的时候觉得“每个月多几百块而已”,不过时间一长你发现这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化解办法?别被“月供低”蒙蔽直接问清楚总利息是多少,或干脆攒钱全款买虽然辛苦点但心里踏实,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咬咬牙攒了两个月工资,最后发现比分期实惠多了,

2. 信用额度的“甜蜜陷阱”

你是不是也收到过“额度提升”的通知?什么“你值得更好的生活”,这都是套路,平台故意给你高额度让你不知不觉刷爆,据统计2022年有超过30%的年轻人因为过度消费导致信用破产。你今天买个手机明天买个耳机后天上个课,不知不觉就欠了一屁股债。

怎么办?直接关上不必要的额度提示,或是干脆把分期额度调低。就像我直接把额度降到1000,够日常花就够了。其实你想想那些“额度”本来就不是你的钱,是别人的早晚要还的。

3. “以租代购”的隐形锁链

现在流行“手机租赁”,比如“先租后买”。听起来不错不过你看那些条款租满多少期才能买断?期间破损怎么办?其实许多平台都是让你租到腻烦,最后不得不买,有个同事就是这样租了半年手机发现总租金比新机还贵,最后只能咬牙买断气得直跺脚。

解决方案?别贪图便宜直接全款买。或选取正规租赁平台看清所有条款。其实你想想手机这东西更新快租不如买,买不如等打折季。

4. 催收电话的“心理战”

欠了分期最怕的就是催收电话。那些话术一套一套的“再不还款就作用征信”“咱们会上门”,听得你心慌。不过其实许多都是吓唬人的,但当时真的吓得不轻。我有个表弟就因为分期逾期,被催收电话吓得三天没吃饭。

怎么应对?第一时间和平台沟通解释情况。实在还不上的能够尝试协商推迟。其实你想想催收也是要业绩的你态度好点,他们也不会真逼死你。

5. 社交攀比的“隐形压力”

你是不是也觉得“别人都用最新款我不买就low了”?其实这是消费的陷阱。现在社交媒体上全是“晒单”,搞得你好像不买就落后一样。不过仔细想想手机就是通讯工具性能够用就行,干嘛非要最新款?

解决办法?少刷那些购物APP多看看书。或是和朋友们预约“不攀比”,我身边就有几个朋友组成了“省钱小组”,互相监督效果还真不错。

6. 技术迭代的“淘汰速度”

你花了大价钱分期买的手机,用了一年就过时了!现在手机更新速度太快,你今天买明天就有“提升版”。此类情况下分期付款更不实惠因为你还着贷款,手机却已经不值钱了,

怎么办?等618、双11打折季再买,或是直接买上一代旗舰机,性能一样好价格却便宜不少。其实你想想手机能用就行干嘛非要当“首发使用者”?

7. 数据背后的“隐形债务”

你知道吗?2023年有超过60%的年轻人负债率超过收入的一半!这些债务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分期消费。你以为只是“每个月多几百块”,其实累计起来是个天文数字。有个案例一个大学生因为分期买手机、耳机、电脑,最后欠了20万差点退学。

解决方案?记账!每天记下开销看看分期到底占你收入的多少。其实你想想要是分期占收入超过20%,那风险就很大了务必马上更改。

8. 未来趋势理性消费才是王道

其实现在也在强调“理性消费”。以后分期贷款或许会越来越规范,但你自身也得警醒。不要让手机变成你的“债务炸弹”,未来几年可能将会有更多年轻人因为过度分期而作用生活品质,甚至婚姻。

从今天着手谢绝不必要的分期。你想想手机能用就行何必为了一块屏幕背上巨额债务?其实生活还有许多比手机更要紧的东西,对吧?

分期一时爽还债场。醒醒吧年轻人。

精彩评论

【纠错】 【责任编辑:常诚-上岸者】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3301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