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融

贷款

分享
贷款

以贷养卡小额贷款

何俊驰-上岸者 2025-08-16 20:51:58

以贷养卡小心踩进小额贷款的"温柔陷阱"

最近总听到身边朋友抱怨"信用卡还不上只能先借点小贷周转一下..."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

所谓"以贷养卡"简单说就是用新的贷款来偿还旧的信用卡债务,听起来好像是个不错的周转办法?但实际情况或许比你想的复杂多了。

🤔 为什么会陷入这个循环?

  1. 临时资金周转:突然有大额消费信用卡额度不够用
  2. 短期还款压力下个月还款日将近手头却没钱
  3. 消费习惯疑问:习惯了"先消费后还款"的模式,控制不住自身
  4. 应急意识不足:没有建立应急备用金遇到意外情况手足无措

以卡养卡小额贷款

我有个朋友小张前年就因为装修房子,信用卡刷爆了又不想找亲戚借钱,就申请了几笔小额贷款来还信用卡。结果呢?利息+手续费算下来压力比想象中大得多。

💸 这背后的成本有多高?

项目 信用卡 小额贷款
年化利率 约18%左右 一般在20%-36%之间
手续费 按最低还款额5%收取 一般1%-3%不等
审批速度 1-3个工作日 最快1小时
还款方法 按月最低还款或全额还款 等额本息或先息后本

表格里的数字或许有点枯燥,但现实就是这样,小贷公司那些"日息低至0.05%"的广告,算下来一年可不少呢。

💡 个人观点

我觉得现在的小额贷款就像"数字毒品",给你短暂的缓解却带来长期的依赖。那些看似诱人的"低门槛""迅速"背后,都是精心的消费陷阱。

🚨 长期这么做的风险

  • 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每次借新还旧债务总额只增不减
  • 征信登记受损:频繁申请贷款会在征信报告上留下痕迹
  • 还款压力持续增长:利息+本金每月还款额越来越高
  • 生活品质下降:为了还债不得不削减必要开支
  • 陷入恶性循环:一旦着手很难停下来

我认识一个姐姐起初只是借了5000块的小贷还信用卡,结果不到一年债务已经滚到了5万!每个月工资刚发下来就还各种贷款,生活过得紧巴巴的。

🛑 怎么样打破这个怪圈?

  1. 强制停止新增债务:先别再借任何新贷款了。
  2. 设定还款计划列出所有债务从利率最高的着手还
  3. 削减非必要开支:记账3个月找出能够节省的地方
  4. 增长收入出处:周末、做点副业都是好办法
  5. 寻求助:实在不行能够咨询正规债务咨询机构

以卡养卡小额贷款

💪 记住困难是短期的但债务会滚雪球!

💰 小额贷款的替代方案

方案 适用情况 留意事项
银行个人信用贷 信用登记良好 利率一般比小贷低
信用卡分期 短期资金需求 提早还款可能有失约金
正规金融机构借款 有稳定收入 留意比较不同机构的利率
向亲友借款 短期周转 书面解释还款计划

以卡养卡小额贷款

说实话这些方案都不是完美的。向亲友借钱要顾及面子,银行贷款手续又麻烦...但相比"以贷养卡"这个无底洞,这些至少是明面上的路。

🌟 长期财务健康的小提议

  • 建立应急基金:至少筹备3-6个月的生活费
  • 学会记账掌握钱都花在哪里了
  • 设定预算:每月固定存一部分钱
  • 定期检查信用报告:发现错误按时更正
  • 学习理财知识掌握基本的金融常识

我最近也在尝试记账发现许多钱都是不知不觉花掉的,有时候一杯奶茶、一次打车,累积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 最后想说的话

以贷养卡这条路走上去简单,走出来难。若是你已经身处其中别害怕承认难题才是转变的着手。

财务自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耐心和自律,少喝两杯奶茶多存一点钱;少买一件衣服,多还一点债,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养成了更好的消费习惯。

共勉之!💪

精彩评论

头像 赖子涵-债务结清者 2025-08-16
1 正确认识信用卡 信用卡的主要作用是满足金融消费者日常、高频、小额的消费需求,方便消费者生活。超出自身偿还能力的大额信用卡贷款,将信用卡借款违规用于房地产、证券、基金、理财等非消费领域,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切忌“以卡养卡”“以贷还贷”,更不要“短借长用”!不要存侥幸心理,切莫在违法的边缘试探。这一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长期存在但鲜少被公开讨论的现象——信用卡和以卡养卡。近期,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公告,明确将信用卡行为列为禁止行为,一经发现将采取降额、止付甚至封卡等严厉措施。这一系列举措被业内人士称为史上最严的信用卡监管行动。
头像 吴磊-养卡人 2025-08-16
“小额贷款不用还”的常见套路包括:“免费送钱”陷阱:一些平台宣称就送钱或贷款免息,但实际上会在贷款过程中设置隐形费用,如高额的服务费、手续费等,导致用户最终偿还金额远高于借款本金。“以卡养卡”陷阱:诱导用户以贷养贷,不断循环借款,使债务越滚越大,最终无力偿还。倒卡、以卡养卡不可取: 其实百分之九十九的负债者都是从一张信用卡开始的,当然网贷也不例外,这两者其实都是同样的性质,最后一张接着一张办,以卡养卡、以贷养贷,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信用卡、贷款等确实解决了我们有时的燃眉之急,但是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维系日常生活的时候,风险开始悄然而至。
头像 尤浩宇-上岸者 2025-08-16
针对此问题,本菌很想替深受互联网贷款折磨无法“上岸”的借款人们问一句:一笔30万的银行消费贷款和15笔2万元的小额贷款性质不一样吗?此前,很多人会有以卡养卡的行为,但在当下,很多借款人已经到了以“网贷养网贷”的地步。什么概念,就是一笔网贷金额1万元,年化利率35%,总本息金额13500元,分12期。
头像 毛杰-已上岸的人 2025-08-16
征信就像你的“社会信用分”,逾期一次,可能影响你未来3年的贷款申请、信用卡,甚至找工作!一定要按时还款。我有个同学因为逾期了一次,现在连租房押一付三都困难,真是自作自受! 还款方式:等额本息还是先息后本? 等额本息是每个月还一样的钱,压力小但利息高;先息后本是前期只还利息,后期压力大但利息少。
头像 桑泽昊-信用修复英雄 2025-08-16
信用卡的主要作用是满足金融消费者日常、高频、小额的消费需求,方便消费者生活。超出自身偿还能力的大额信用卡贷款,将信用卡借款违规用于房地产、证券、基金、理财等非消费领域,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切忌“以卡养卡”“以贷还贷”,更不要“短借长用”!不要存侥幸心理,切莫在违法的边缘试探。以卡养卡以贷养贷这种现象在年轻人当中是非常普遍的,比我认识一个朋友,90后,一个月的工资并不高,但去年他跟亲戚朋友借了几十万块钱,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积蓄,凑够一个首付在深圳买了一个小的商品房。 买房是一时高兴了,但是买房之后就面临着各种债务。
头像 姬波-律助 2025-08-16
南都讯 广东一高校女教授刘某炒股巨亏,于是分别在8家银行各办了一张信用卡,欲“以卡养卡”的方式筹钱补仓,期待在股市中翻身。未料股市再次暴跌,使她再也无力翻身。一年多时间,刘某共利用信用卡透支60余万元而无力偿还,同时欠小额贷款公司及其他亲友100余万元。警告处分通常作为行政处罚或纪律处分的一种,对于信用卡、以卡养卡、以贷养贷等行为,若未构成犯罪,但违反了相关金融法规或银行规定,可能由金融监管机构或银行给予警告等行政处罚。 然而,具体是否给予警告处分,以及处分的轻重,需根据违规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等因素,由相关监管机构或银行依法依规决定。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最新文章
随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