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融 > > 正文
20258/16
来源:贝毅-债务逆袭者

消费、贷款、消费者与个人:以贷养贷和消费贷款

字体:

消费、贷款、消费者与个人以贷养贷和消费贷款

最近我刷短视频看到许多人在说“以贷养贷”,感觉这个话题挺火的,但说实话我对这些金融不太懂,就想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1. 什么是“以贷养贷”?

“以贷养贷”就是用一个贷款来还另一个贷款。听起来好像有点像“拆东墙补西墙”。我之前也听说过有人借了,结果还不上又去借新的,最后越陷越深。

我觉得这就像玩火一样,起初或许觉得能化解眼前的疑问,但长期来看风险太大了。


  1. 为什么会有“以贷养贷”的现象?

现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工资涨得没那么快有些人就想着借钱过日子。

其实我也有点理解谁不想过得好一点呢?但疑问是借了钱不还利息会越来越多,最后连本带利都还不上。

这就像打游戏刚着手还能撑住,后面一不小心就全军覆没。


  1. 消费贷款真的靠谱吗?

消费贷款听起来好像很方便,不用本身掏腰包就能买想要的东西。

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比如信用卡分期表面上看是分期付款但实际上利息很高,算下来比直接买贵多了。

以贷养贷和消费贷款

我有个朋友就因为分期买了手机,后来发现每个月要还的钱比手机本身还贵。


  1. 普通人怎么避免陷入“以贷养贷”?

我觉得最要紧的是要量入为出,别乱花钱。

有时候我也会想买点新东西,但一想到钱包空空的就忍住了。

还有就是不要随便信任那些“低利率、无抵押”的贷款广告,背后或许有陷阱。


  1. 倘若已经陷入“以贷养贷”怎么办?

若是你发现本身已经陷入了这类情况,千万别慌。

能够先列出所有债务看看哪些是务必还的,哪些是能够协商的。

我听说有些人通过和银行沟通,把贷款转成更实惠的途径,或是找朋友借钱还债。


  1. 贷款会不会作用信用登记?

我以前不知道后来才知道贷款会作用征信。

一旦征信变差以后想买房、买车、甚至找工作都会受作用。

贷款不是小事一定要慎重考虑。


  1. 有没有什么替代方案?

我觉得最保险的就是存钱,虽然慢一点但稳当。

还能够尝试赚点外快,缓解经济压力。

别让贷款成为生活的负担。


  1. 你觉得“以贷养贷”值得尝试吗?

我个人觉得不值得,这不是应对难题的办法,而是制造更大的疑问。

我宁愿少买点东西也不愿意背上沉重的债务。

生活嘛还是要靠本身一步步来,别想着走捷径。

期待大家都能够理性消费,远离“以贷养贷”。

精彩评论

头像 常涛-上岸者 2025-08-16
第二年,因为你消费习惯没改,又以贷养贷,造成了什么结果呢? 信用卡爆了,17万。网贷,3万+3万+5万=11万,信用卡加网贷一共借了28万。 当然咯,有已经还进去的本金在里面。但是除了第一期的3万还清了,其他都没还清,大概本金还有个20多万没还。 这才第二年,同样的收入,别人存了8万。你欠了20多万。仅仅两年啊! 第三年还用算吗。
头像 甘锋-养卡人 2025-08-16
各金融监管局负责对属地贷款经办机构贴息资金测算和申请情况进行汇总,向省级财政部门提供贴息资金汇总数据等材料;指导督促属地贷款经办机构依法合规开展贷款贴息工作。贷款经办机构负责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展授信评审、贷后管理,落实消费贷款利率政策,严格执行个人消费贷款监督管理相关制度规定。
头像 虞俊驰-经济重生者 2025-08-16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方案》,通过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协同联动,以“真金白银”支持居民消费,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在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同时,支持扩大内需,同此前出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以及财政部同期出台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形成“组合拳”,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协同发力。
头像 宦嘉诚-经济重生者 2025-08-16
以贷养贷的含义与风险 以贷养贷是指借款人通过借取新的贷款来偿还旧贷款的本息,通常发生在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旧贷款的情况下。 这种做法存在极高的风险,因为它可能导致借款人陷入恶性循环,债务不断累积,最终可能无法承受。 消费贷与以贷养贷的区别 目的不同:消费贷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的正常消费需求。
头像 赵鹏-实习助理 2025-08-16
三种最常用的“以贷养贷”组合玩法 第一种:信用贷+信用卡债务优化 很多人背着几张信用卡,利息高达18%,每月光是“最低还款”都快撑不下去。 此时你可以申请一笔利率低的正规信用贷款(如、、银行消费贷),直接一次性清卡债,减少利息压力,避免征信逾期。
头像 廖昊-律师助手 2025-08-16
而在这一过程中,东融科技凭借自身的技术与服务优势,积极参与其中,为解决以贷养贷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因剖析 过度消费与错误消费观念 随着消费的盛行,部分人追求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物质享受,盲目跟风购买奢侈品、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等。当收入无法满足消费时,便选择借贷来填补资金缺口。
头像 尤昊-诉讼代理人 2025-08-16
贷后管理:对逾期客户采取分级催收策略,逾期30天以上则启动法律程序。2024年,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成交的个人消费不良贷款规模达262亿元,同比增长764%。消费贷的双重面孔:繁荣背后的挑战与隐忧 过度借贷与信用风险 消费贷的便利性可能诱发非理性消费。调研显示,部分用户存在“以贷养贷”行为。
头像 邢宇航-财富自由开拓者 2025-08-16
让我们一起揭开以贷养贷的神秘面纱,探讨它对我们生活的真实影响。在这个信用社会里,借贷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房贷、车贷到小额消费贷,各种形式的贷款产品层出不穷,似乎在告诉我们:只要敢想,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然而,当我们沉浸在这种先享受,后付款的消费模式中时。
【纠错】 【责任编辑:贝毅-债务逆袭者】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3301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