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消费贷的兴起:是推动消费还是加剧负债?
最近几年消费贷突然火了。打开手机App各种借贷平台铺天盖地从几万到几十万额度申请门槛低得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但难题是这到底是帮咱们花钱还是让我们更难还钱?
我有个朋友小李刚毕业两年,月薪不到六千。去年买手机时看到分期付款广告,想着“分期呗,反正每个月也就几百块”,结果越借越多,最后竟然欠了一万多。他跟我说:“真没想到,这玩意儿比信用卡还容易上头。”
其实不只是年轻人,身边不少中年人也陷进去了。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贷规模已经突破十万亿,比五年前翻了一倍多。可你知道吗?逾期率也在逐年上升,尤其是那些月收入低于一万的人群,违约比例高达20%以上。每次路过银行门口,我都会想起小李的故事,心里总有点不安。
为啥大家这么爱用消费贷呢?可能是因为现在广告太诱人了。“零利息”、“随借随还”听起来多方便啊!可实际情况呢?很多平台虽然标榜“免息”,但实际费用藏在手续费里,算下来年利率能到20%甚至更高。比如我同事老王,前阵子贷款买,最后发现比实体店贵了将近三分之一。他说:“我当时就是被‘免息’两个字冲昏了头。”
消费贷的普及确实让很多人提前享受到了生活,但背后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比如去年某大平台爆雷致使大量使用者无法准时还款,不仅本身受作用,连家人朋友都被牵连。我记得那天晚上刷朋友圈,好多人都在吐槽这件事气氛特别压抑。此类事发生后,我才意识到,借钱消费并不是一件小事。
那么疑问来了,消费贷到底是救急工具还是陷阱?我觉得关键在于你怎么用它。倘若你能控制好本人的,把它当成应急资金那还好。但要是像小李那样把消费贷当成了“免费的钱”,那迟早会出疑问。说实话,有时候看着周围人晒新手机、新车,我也心动,但冷静想想,还是攒够了钱再买更踏实。
未来消费贷会怎么发展?我觉得有可能两极分化。一方面,正规机构会更加规范,减少套路;另一方面,若干不靠谱的小平台也许会被淘汰。不过不管怎样,咱们本身得长点心,别被花花绿绿的广告迷了眼。毕竟,钱包是自身的,别人的话听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