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贷款收利息?别再被套路了!(攻略)
嘿,各位老板们!你是不是也觉得,公司借钱收点利息,这事儿天经地义?但告诉你,这里面水可深了!别看就是收点钱,搞不好就能让你公司赔个底朝天!今天咱就来唠唠,公司贷款收利息这事儿,到底哪些能做,哪些是坑!
第一课:收利息,合法不?
先说合法!但!是!有个大前提!
你肯定听过那个啥《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吧?听着就头大,对吧?其实简单说,就是规定了公司借钱给别人,收利息是可以的,但利率不能太高!
具体高到哪?就是借钱那会儿,公布的那个「一年期贷款价利率」的四倍!啥是那个利率?就是你想想,现在银行贷款大概啥水平,然后乘以四!记住这个数字,很重要!
小贴士:这个「一年期贷款价利率」不是固定的,会变!所以签合同前,一定得查最新的!别到时候收了利息,被告上法庭,哭都没地方哭!
举个例子,比如现在这个利率是5%,那你公司借给别人钱,约定的年利率最高就是20%(5%×4)!超过这个,就算你写了合同,也可能不认!
所以说,收利息没问题,但别贪心!贪心吃不了兜着走!
第二课:利息钱,咋算咋收?
知道了能收,那怎么算利息呢?这又是一门学问!
- 单利:最简单的那种!本金×利率×时间。比如借10万,年利率6%,借一年,利息就是10万×6%×1=6000块。明明白白!
- 复利:这个就有点绕了,就是利息再生利息。公式是本金×(1+利率)^时间-本金。听着就复杂,一般公司间借款用得少,但搞投资啥的可能遇到。算不清就别碰!
- 等额本息:这个是给借款人的,比如房贷常用。每个月还的钱一样多,但里面本金和利息的比例一直在变。这个计算起来超级麻烦,咱当放贷方的,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具体算就让财务或者借款人自己算去吧!
- 等额本金:这个对借款人来说压力小点,每个月还的本金一样多,利息越来越少。比如借12万,分12个月还,每个月还本金就是1万,利息是剩下的本金×月利率。这个还算直观。
其实,公司之间借钱,最常见的就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也就是利随本清。就是到期了,本金和利息一次性给清。简单粗暴,大家都好算!
注意:现在有些贷款公司搞什么「月管理费」「服务费」,听着不是利息,其实本质上就是利息!小心这种变相套路!
第三课:收到钱,会计咋记账?
钱收来了,会计肯定要记账啊!这又分情况:
- 金融类公司:比如银行、保险公司啥的,借钱给别人收利息,这就是他们的!所以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收入—利息收入
简单说,就是收入! - 非金融类公司:大部分公司都是这个情况。比如你公司有空闲资金,借给了别的公司用用。这种情况比较复杂:
情况一:偶尔为之
就是公司不经常干这个,偶尔帮朋友或者合作伙伴周转一下。那收到的利息,可以直接冲减公司的财务费用。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意思就是,本来要花钱的地方(财务费用),因为收了利息,少花了!
比如,A公司借给B公司100万,年利率6%,一年后收到利息6万。会计就记:
借:银行存款 6万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6万
看上去是不是挺美?其实吧,这样记账,有时候税务局可能不认,觉得你收入没报全。得看具体情况和当地税务局的口径。
情况二:经常干这行
如果你的公司不是银行,但就是特别喜欢把钱借给别人收利息,频繁操作,那性质就变了!这就成了你的「副业」了!这种情况下,收到的利息应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利息收入
这样就明明白白,这是公司的一项业务收入。
划重点:到底算哪种情况,偶尔还是经常?这个界限有时候有点模糊。一般来说看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什么,以及借款的频率和规模。如果借出去的钱占公司资金很例,那大概率就得按「其他业务收入」算了。搞不懂?赶紧问你的财务或者会计顾问!
第四课:收利息,要交税吗?
这个问题,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得看你借钱的对象是谁,以及你们之间的关系。
非关联方之间
如果你的公司和借钱的公司没有关联关系(比如不是你亲戚的公司,不是你上下游的固定合作伙伴啥的),那收到的利息,就是的应税范围!
得按「贷款服务」这个税目交!
-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税率是6%。
- 如果你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现在(请注意政策变化!)征收率可能是1%。
意思就是,你收的利息收入,得算算!比如收了100块利息,还得交6块(一般纳税人)或者1块(小规模纳税人)的!
别忘了,交了,还得交企业所得税!利息收入也是你公司的收入,要并入利润总额里算企业所得税的!
关联方之间
如果借钱的公司跟你公司有关系,比如是你控股的子公司,或者你大股东的公司,那情况又不一样了。
这种关联方之间的借款利息,税务局盯得特别紧!
利率不能太高!不能超过「交易原则」。简单说,就是不能比市场上没有关联关系的两家公司借款的利率高太多!这个界限,通常也是参考那个「一年期贷款价利率」的四倍。
如果利率高了,税务局可能会「纳税调整」,就是把你多收的利息不算收入,或者让你补税!
借款金额也不能太大!不能超过你公司的「合理需要」。比如,你公司明明不需要那么多钱,却从关联方借了一大笔,利息还很高,税务局可能就不认这笔利息支出(对于借款方来说),或者不认利息收入(对于方,也就是你公司)。
大坑预警:关联方借款收利息,税务风险很大!一定要小心!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好方案,避免被税务局找麻烦!
第五课:公司贷款买房?利率多少?
刚才说的都是公司把钱借给别人收利息。那反过来,你公司向银行贷款,比如贷款买房办公,利率又是多少呢?
这个跟个人贷款买房差不多,也分短期和长期。
贷款类型 | 大概年利率范围(仅供参考) | 备注 |
---|---|---|
短期贷款(1年及以下) | 可能在4% - 6%左右 | 具体看银行政策 |
中长期贷款(1年以上) | 可能在4.5% - 6.5%左右 | 根据年限不同,利率会不同 |
上面的数字只是个大概,具体能贷到多少,还得看你公司的资质、信用情况,以及银行的最新政策。现在利率市场化,各家银行也不一样。
还有那种「先息后本」的贷款,就是前期只还利息,到期再还本金,这种利率通常会高一点,比如你提到的8.5%。
公司贷款买房,利率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做预算的时候,一定要把利息算进去!
第六课:避坑指南,拿走不谢!
说了这么多,公司收利息,这些坑你得绕着走:
- 利率别超标!记住那个「一年期贷款价利率的四倍」!超标了,利息可能要不回来,还可能惹上官司!
- 合同要规范!利率、还款方式、借款期限、逾期责任啥的,都得清清楚楚写在合同里!别口头约定,到时候说不清!
- 区分收入性质!偶尔借出资金收利息,和经常性放贷,会计处理不一样,税务处理也可能不一样!搞错了,会计和税务都麻烦!
- 关联交易要小心!关联公司之间借款收利息,税务风险高!利率、金额都得符合规定,咨询专业人士!
- 注意!向非关联方收取的利息,通常要交!别忘了算这笔账!
- 警惕变相利息!什么管理费、服务费,小心是利息的「马甲」!
再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公司收利息,看着挺美,但水很深!不是专业人士,真不建议轻易尝试!
如果你确实有闲置资金,想通过放贷来增加点收益,那务必:了解清楚法规、做好风险评估、规范操作流程、咨询专业意见!
别因为一时贪念,让公司陷入不必要的麻烦!记住,稳健经营才是王道!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帮到各位老板!觉得有用,别忘了分享给身边需要的朋友!祝大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聂雨泽-债务逆袭者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