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小额贷款17?这些套路你中招了吗?(避坑)
哎,现在的孩子手机一拿啥都敢点,特别是那些“小额贷款17岁就能借”的广告,看得人心惊肉跳,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这些套路到底有多深。
未成年贷款?法律怎么说?
咱们先看法律,《民法典》第19条确定说了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技能人,啥意思?就是说他们干的事情得跟年龄、智力匹配不然就不算数。
现实中大多数金融机构需求22岁以上才能申请贷款,2023年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仅12%的银行开放18-20岁未成年人贷款通道,所以说那些号称“17岁就能贷”的,多半是陷阱。
那些“小额贷款17”的套路
-
下款快利息高,就像开头那个例子孩子今年4月通过医美机构贷款5万,三个月后连本带息变成十几万。天啊这利息简直是“吸血鬼”啊,
-
虚假宣传。打着“零门槛”“秒到账”的旗号,吸引那些急需用钱的孩子,结果呢?要么合同无效要么债务缠身。
-
诱导贷款。有些平台通过“好处费”诱惑,比如案例中的张明因为500元的好处费,就借了6000元。结果呢?到期还不上全家跟着遭殃。
未成年人怎么借钱?合法途径
-
向父母借钱。这是最直接、最安全的途径。毕竟血浓于水谁也不会坑本身的孩子。
-
向亲友借钱。但要留意两点理由要恰当金额不能太大。毕竟借多了亲友关系也或许破裂。
-
家长代为申请,比如家长能够用本身的账号申请贷款,但要严谨监管资金采用。还能够设置的青少年模式限制支付功能。
创业贷款和医疗贷款
贷款类型 |
条件 |
利率 |
创业贷款 |
需监护人连带担保 |
利率上浮15%-20% |
医疗贷款 |
凭监护人签字的《医疗授权书》 |
单笔最高20万元 |
看到没?创业贷款利率高得吓人,2023年山东某大学生创业贷款利率高达35%!不是万不得已别轻易碰。
风险警示:未成年人贷款的三大隐患
-
法律风险。合同无效≠债务清零。《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条例,即使合同无效借款人(未成年人)仍需返还贷款本金,倘使造成金融机构亏损,还或许面临赔偿责任。
-
信用风险,一旦逾期不仅作用个人信用,还或许波及家人。
-
心理风险。欠债的压力对未成年人而言,可能是毁灭性的。轻则焦虑抑郁重则走上不归路。
数据说话:2023年的警示
2023年银保监会统计显示,未成年人非理性借贷纠纷同比激增217%,其中62%涉及网络借贷平台。这数据简直让人触目惊心。
奉劝所有未成年人不要碰贷款!不要碰贷款!不要碰贷款!关键的事情说三遍。
结语
未成年小额贷款看似诱人,实则陷阱重重。为了自身为了家人请远离这些套路。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陷阱。
🚫 不贷款,不负债青春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