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消费金融2大额贷款?这些隐藏你务必知道,(必看)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类情况?征信上莫名多了一笔贷款,本身却完全没借过,是不是感觉特别崩溃?今天我就来和你聊聊这个事儿。
最近我朋友李华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他在云闪付查征信发现2022年3月9日重庆小米消费金融给他放%******元的贷款,而且到2025年3月8日才到期,可是他当时根本就没在小米任何金融APP上借钱,银行卡流水也没这笔钱进来。
这事儿太离谱了吧?你说这是不是被别人冒用了身份?还是出错了?更让人无语的是截至2023年3月,余额是0但贷款登记还在。
其实不只是李华一个人遇到这个难题,网上有不少人反映类似的困扰,比如有人查征信发现自身从未在小米消金贷款,但征信上却显示%******元贷款登记,甚至还有人在黑猫投诉平台发帖说“无缘无故多了笔贷款”。
你知道吗?小米消费金融是银保监会批准的持牌机构,也就是说它确实是有合法资质的,不过难题在于它怎么就能把一笔贷款莫名其妙地加到你的征信上呢?
有些使用者说他们根本没有在小米消金申请过贷款,甚至连APP都没过,可征信报告上却清清楚楚写着“其他个人消费贷款”,金额还不少。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个案例:一个使用者通过App借款29000元,结果每月要%******元综合年利率高达36%。这明显是啊而小米消金居然还配合此类平台发放贷款?
我看了下小米消金,发现它的产品信息非常模糊。只有一个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里的借款渠道也是“仅对特邀使用者开放”。也就是说普通人根本没法直接申请。
而且他们的产品审查流程也很奇怪。比如“诚星借”这个产品,只需要填写居住信息和职业类型,连收入、贷款用途、紧急沟通人都不问。结果就是秒级谢绝然后推荐部分利率高的助贷平台。
你有或许问“那他们是怎么评价借款人信用的?”
说实话我也不太理解。他们没有获取收入、贷款用途等关键信息,怎么就能‘全面持续评价’、‘审慎确定’呢?
还有个点也挺有意思的,小米消金的贷款额度最高能到20万,年利率低至2%。听起来好像挺实惠但难题是:你敢信吗?
别看他们宣传得天花乱坠,实际操作起来或许就没那么简单了。比如“星享贷”这个产品,虽然说是纯信用贷款但假若你没有在小米旗下任何App上操作过,或许连申请资格都没有。
再看看他们的贷款形式,支撑随借随还最多能够借36个月,听起来很变通但假使你真的需要资金,或许还得先通过部分“特邀使用者”的门槛。
还有个细节要留意小米消金的产品都是接入央行征信的。也就是说一旦你在他们那里有贷款登记,就会出现在你的征信报告上。这本来是好事但假若出现错误那就麻烦了。
我有个朋友就因为征信上有小米消金的贷款登记,致使其他贷款机构觉得他负债太高,结果买房贷款都被拒了。你说气不气?
现在想想小米消金到底靠不靠谱? 我只能说谨慎对待。别光看广告还得看实际情况。
下面是若干关于小米消金的关键信息,你能够看看:
项目 | 内容 |
---|---|
公司名称 | 重庆小米消费金融 |
成立时间 | 2020年5月29日 |
资本 | 15亿元 |
主要股东 | 小米集团、重庆农商行等 |
贷款额度 | 最高20万元 |
年利率 | 低至2% |
贷款期限 | 最长36个月 |
从这些数据来看小米消金确实有一定的实力,但疑问在于它到底有没有认真审查客户? 要是连基本信息都不掌握,就随便那风险就太大了。
小米消金的贷款产品许多都属于“线下商户贷”,也就是说只有特定人群才能申请。比如个体工商户、、持股超过50%的股东等。
这解释小米消金并不是面向所有人的,而是有确定的准入标准。倘若你不是这些人可能根本没办法申请。
而且他们的贷款流程也非常简单,只要身份证认证+人脸识别就能完成。听起来很便利但这也意味着身份信息很简单被滥用。
现在想想倘使一个人的身份证信息被泄露,或是被别人冒用那结果可能非常严重,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朋友一样,征信上莫名多了笔贷款,还作用了买房。
我觉得大家在利用这类金融服务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别被表面的低利率吸引,更要留意背后的风控机制。
若是你发现本身征信上有不明贷款登记,提议第一时间沟通相关机构,需求澄清或删除。同时也能够向银保监会或黑猫投诉平台反映情况。
我想说一句: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别被那些花哨的宣传迷惑了双眼,理性看待每一笔贷款。
期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让大家一起提升警惕。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练洋-债务顾问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