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朋友们!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个让我至今想起来都后背发凉的话题——公司贷款申请时提供虚假资料。这事儿说起来可能很多人觉得离本人很远但其实生活中真的会遇到这类坑。我呢就是一个曾经差点被这个“坑”吞掉的人。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有点后怕但也算是一次宝贵的教训吧。
事情发生在五年前那时候我的公司刚起步没多久业务发展得不错但资金周转上确实有点捉襟见肘。咱们做的是装修行业经常需要垫付和人工费再加上客户回款周期长,手头一直紧巴巴的。当时为了扩大规模,就想申请一笔贷款来缓解流压力。听起来挺简单的对不对?但后来的经历告诉我,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一开始,我和合伙人商量了一下,觉得去银行贷款可能存在比较麻烦,审批流程太严格,而且利率也不一定划算。于是咱们动起了歪脑筋,想着能不能找一家小贷公司试试看。结果呢,还真找到一家看起来挺靠谱的小贷公司他们承诺只要提供部分基本的经营数据就能快速。听到这话,我们俩都心动了,心想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
接下来就是准备资料的环节了。说实话,我当时也没多想,只是照着对方的需求把公司的部分财务报表、合同复印件什么的都整理好了。但疑问是这些资料里有一部分数据是不太准确的。比如,我们的实际营业额比报上去的数据要低很多,还有若干成本支出未有完全反映出来。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其实就是因为担心倘使如实申报的话,贷款可能通不过。毕竟当时我们的公司规模还很小,银行那边可能根本不会相信我们会按期还款。
就这样,我们怀着侥幸心理提交了申请。没过多久,小贷公司就通知我们贷款批下来了,金额也比预期的要高不少。当时我们俩都特别开心,觉得终于熬过来了可以大干一场了。可是好景不长,难题很快就出现了。
第一个麻烦来自客户的付款延迟。本来我们的计划是用这笔钱先把几个大项目做完,再回笼资金用来还贷。但没想到几个必不可少客户因为各种起因迟迟不肯结清尾款,造成我们手里的越来越少。更糟糕的是小贷公司的催收电话开始频繁打进来,说我们逾期了,须要立刻还款。这下我们慌了神,赶紧去找当初帮忙申请贷款的那个中介,期望他能帮我们协调一下。结果人家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根本联系不上。
第二个麻烦则是来自工商局那边。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工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有人我们公司在申报贷款时提供了虚假信息。我当时脑袋嗡的一下就炸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家小贷公司为了核实我们的资质,偷偷调取了我们的税务记录,发现了若干疑点。他们觉得有疑惑,就把情况上报给了监管部门。最终,工商局派人上门调查我们不得不承认了错误,并补交了不少罚款。
整个过程真是把我折腾得够呛。为了偿还贷款,我们不得不低价解决了若干设备和存货损失惨重;工商局的处罚让我们公司在行业内口碑受损,合作方也开始对我们产生怀疑; 这件事还作用到了我个人信用记录后来我去申请信用卡或房贷的时候都被拒了。
现在想想,当时的决定真是太草率了。其实,倘若我们一开始就踏踏实实依照正规渠道申请贷款,哪怕利率稍微高一点,至少也不会落到现在此类局面。但话说回来,我也明白,当时之所以会选择走捷径,是因为我们太急于求成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真心建议大家,在面对类似疑问时一定要冷静分析,不要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风险。
那么具体该怎么应对这个疑惑呢?我觉得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记账习宫保证所有的收支明细都有据可查。只有这样当需要贷款时才能拿出真实可靠的资料。
第二,合理规划资金利用方案。无论是申请贷款还是其他形式的融资,都要提前做好预算,明确资金用途和回笼时间。千万不要抱着“先拿了再说”的心态,否则很容易陷入被动。
第三,学会利用扶持政策。现在很多地方都有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项贷款项目,利率优惠且手续简便。倘若你符合条件的话,不妨尝试申请看看,既能减轻负担又能规避不必要的麻烦。
第四,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无论是与供应商、客户还是金融机构打交道,都要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只有赢得了对方的信任,才能在关键时刻获得支持。
公司贷款申请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绝不能儿戏对待。期望大家都能从我的经历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脚踏实地做事,诚信为本做人,这才是长久发展的王道!
大家还看了: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dkuantong/20808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