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近年来P2P小额贷款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以低门槛、快审批的特点迅速占领了小额借贷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P2P借贷使用者规模已突破3亿年交易额超万亿元,这些App打着“信用借款”“无抵押”的旗号看似应对了资金周转难题实则背后暗藏风险。
我当年也是被急需用钱的焦虑冲昏了头觉得这些App能救命,结果呢?每个月的还款日都像一场噩梦,其实想想,你真的需要这笔钱吗?还是只是被那些“低息”“秒到账”的广告迷了眼?身边不少朋友都踩过坑后悔都来不及。
别看宣传时写的年化利率只有10%左右其实算上各种手续费、服务费综合利率轻松翻倍,我记得有个同事借了5000块,三个月下来连本带息还了6500,这利息比银行高多了,而且你仔细看合同,那些小字条款根本没几个人看懂。
实际年化利率对比银行贷款约4.35%,P2P普遍在15%-24%之间。
逾期后那些催收电话简直是24小时不间断轰炸。我表弟就因为一次忘记还款,连续一周被扰到半夜。其实你想想,他们怎么敢这么嚣张?无非是利用你害怕作用征信的心理。后来我才发现,很多App根本不是正规机构,催收方法完全违规。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App时,要授权的权限多到离谱?定位、通讯录、相册……其实他们根本不需要这些信息。我去年申请退款时,客服直接把我的身份片发给了另一个部门此类操作真的让人后背发凉,要知道,个人信息泄露后,结果或许比高息更严重。
授权内容 | 实际用途 |
通讯录权限 | 用于催收沟通人 |
定位权限 | 判断还款技能 |
还记得2020年那波P2P暴雷潮吗?我有个邻居投了10万进去最后血本无归。其实这类模式本身就存在风险,平台卷款跑路的新闻层出不穷。你想想那些App后台运营成本那么高,一旦资金链断裂,最先遭殃的就是咱们这些普通使用者。
2020年暴雷平台数量全国超过500家,涉及资金超千亿元。
其实你真需要资金周转,能够考虑正规银行的信用贷,或找朋友周转。我后来发现,很多银行推出的线上贷款产品,利率比P2P低得多,而且审批流程也不慢。不过关键还是得控制自身的消费,别总想着“先消费后还款”。
最近几年,监管部门对P2P的整治力度肉眼可见。其实这也是好事那些不合规的平台被淘汰后,市场才能更健康。不过话说回来,你还得增强警惕,现在很多“转型”后的平台,本质上还是老套路。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低息高额度此类事,多半是陷阱。
🚨 警示:2023年新增P2P平台中,约68%存在违规行为。
我真心提议你,下次再看到那些“低息”“秒到账”的广告时,先冷静五分钟,其实生活里很多“”的情况都可以通过恰当规划来避免。与其事后后悔,不如现在就着手建立健康的消费习惯。毕竟,金融工具是用来应对疑问的,不是制造更多疑问的。
记住:理性借贷,远离高息陷阱。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dkuantong/1378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