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放了个大招!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上限从30万提到50万,互联网消费贷款上限从20万涨到30万,贷款期限更是从5年延长到7年。这消息一出,银行之间的价格战直接拉满,很多银行消费贷利率都破了3%大关,简直不要太香!
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银行在大力推广消费贷的同时监管也没闲着。新规要求严格审核借款人资质和还款能力,确保贷款资金安全。说白了,就是不能乱来,得按规矩办事。
为了促进消费贷市场健康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新政。同时银行也得注意贷款质量,优化产品,提供便捷服务,更好满足大额、长期消费需求。
银行业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促进消费市场潜力释放,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注入动力。看看各大行的数据就知道了: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409亿元,增速79%;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2123亿元,增长471%。这增长速度,简直不要太猛!
2024年以来,国有大行个人贷款业务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方面,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持续收缩,四大行合计减少6692亿元;另一方面,消费贷、经营贷等非房个贷却以惊人速度增长。比如工商银行2025年2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超100亿元。
个人住房贷款发放新机遇
房地产市场出现边际好转,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发放提供了新机遇。我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以旧换新、服务消费、下沉市场等领域消费潜力巨大。多家国有大行最新披露的数据表明,个人贷款投放力度持续增强。
银行 | 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 | 年增量 |
---|---|---|
农业银行 | 33万亿元 | 270亿元 |
个人经营类贷款余额 | 69万亿元 | 1992亿元 |
工商银行南阳分行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取得显著成效。精准对接客户需求,组织客户经理深入社区、商圈、企业开展消费需求专项调查。这波操作,666!
上市银行年报显示,信用卡业务呈现显著收缩态势,流通卡量、消费交易总额与业务收入同步缩减,资产质量承压明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消费贷业务增长强劲。多家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有所增长。
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以及个人经营贷款等,是上市银行支持金融为民的重要发力点,对支持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帮扶小微领域发展以及推动宏观经济增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银行在推动消费贷业务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兼顾防范业务风险。比如,被挪用的风险。今年来,已有多家银行因个人消费贷违规问题被监管处罚。比如农业银行三门峡分行,因为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消费贷款流入限制性领域等事项,被罚款90万元。
个人消费金融业务在银行的业务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良好发展对于银行拓展市场、增加收益以及满足客户需求都有着关键作用。
要推动银行个人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展望下半年,建行在业绩发布会上明确,将持续强化零售信贷业务拓展,大力推进零售信贷攻坚行动,包括保持个人消费贷款稳定增长,大力挖掘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商户、农户等领域的业务机遇。工行也表示,将提供更优质更多元化的零售金融服务,加快对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信用卡透支等产品在内的零售和贷款发展力度。
娄飞鹏认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扩大消费,银行发力消费贷不仅是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 2025年消费贷仍然是银行重点发力的业务。曾刚表示,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鼓励银行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2025年,消费贷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银行将更加注重通过提供高价值服务、惠及民生来推动消费贷业务发展,重价值、惠民生的策略正逐渐取代低息营销,成为消费贷业务发展的“新引擎”。
🎉 2025年消费贷,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