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必看!冒名开通网上银行贷款的3大套路,普通人如何避坑省钱指南!
本文纯属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哎呀妈呀,现在的骗子可真是越来越猖狂了!你想想,你辛辛苦苦保持了好几年的信用记录,结果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多了几笔贷款?这简直比中了还让人心惊肉跳,对吧?
最近我刷新闻,看到浦发银行昆明分行发了个风险提示,说有不法分子冒充他们银行,通过支付宝搞贷款诈骗。更吓人的是,已经有人差点就上当了!
套路一:伪造银行文件,让你乖乖上钩
你想想,骗子给你发个消息,自称是“浦发银行银贷专线客服”,问你需不需要贷款。这要是搁平时,你可能会觉得“咦?银行主动找我贷款?”心里有点小激动,对不对?
然后呢,骗子还会发个伪造的营业执照给你看,让你觉得“哟,这么正规!”(其实全是假的!)。我看着都替那些受害者捏把汗,这要是没点警惕性,估计早就把个人信息全交代了。
小提醒:银行从不会通过短信、等方式直接联系你推销贷款。记住这一点,能帮你避开90%的骗局!
那个叫老王的客户就是例子,他居然把银行卡、验密设备和身份证全交给了一个“贷款”的人!后来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收到贷款,钱早被骗子转走了。你说这心得多大啊?
套路二:包装征信,让你以为“捡到宝”了
朱某就是个典型例子。他征信不好,银行贷款通不过就在网上找“捷径”。结果呢?遇上个“助贷经理”刘某,承诺能帮他“包装”征信。
你想想,谁不想贷款审批顺利点?尤其是一些征信不太好的朋友,一听有人能“搞定”,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啊!
血泪教训:任何承诺能“包装”征信的,都是骗子!银行贷款审核严格着呢,别相信那些“走后门”的鬼话。
其实啊,那些所谓的“助贷经理”,根本就是骗子!他们先让你交钱,然后可能还会诱导你贷款,再把钱转给他们。你说这算盘打得,真是把我们普通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啊!
套路三:仿冒APP,让你防不胜防
兴业银行、华夏银行都发过风险提示,说有不法分子仿冒银行APP。比如那个“兴惠”APP,看着跟真的一样,结果是个钓鱼网站!
新浪金融研究院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已经有人上当受骗了。这简直太可恶了!
必看提醒:银行APP,一定要去渠道!别图方便,否则后果很严重!
我有个朋友就差点中招。他收到个短信,说银行有个什么活动,让他个APP参与。幸好他多留了个心眼,去银行查了查,才发现是假的。真是虚惊一场啊!
普通人如何避坑?3步走,保你平安
-
查征信!查征信!查征信!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你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用中国APP或者各大银行APP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一旦发现不对劲,马上行动!
我建议啊,大家可以定期查一下,比如半年一次。虽然麻烦点,但总比发现信用被搞坏了再后悔强,你说对吧?
-
冻结征信!
如果确认是被盗用身份申请贷款了,赶紧去当地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申请冻结个人征信。这一步特别重要,能防止骗子继续用你的身份贷款!
我有个同事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幸好及时冻结了,不然损失更大。真是吓出一身冷汗啊!
-
报警!报警!报警!
别不好意思,这可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报警能让机关介入调查,还能保护其他人不被骗。
你想想,如果大家都不报警,骗子不就一直逍遥法外吗?
那些你必须知道的“坑”
- 银行不会通过短信、等方式推销贷款
- 任何承诺能“包装”征信的,都是骗子
- 银行APP,一定要去渠道
- 定期查征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千万别随便给陌生人
骗局类型 | 常见手段 | 防范方法 |
---|---|---|
伪造银行文件 | 冒充银行客服,发送假执照 | 通过渠道核实 |
包装征信 | 承诺能“搞定”贷款审批 | 了解银行真实审核流程 |
仿冒APP | 制作与真银行APP相似的 | 只从渠道 |
个人感受:这年头,做个普通人真难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些诈骗新闻,我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每天上班下班,就想着攒点钱,结果呢?还得时时刻刻提防着这些骗子。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这个社会,信息爆炸,骗子手段层出不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警惕,多学点防骗知识。
你想想,那些骗子为什么能得手?还不是因为我们有时候太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了?
提高警惕,远离诈骗!
写在最后:保护自己,从现在开始
其实啊,防范冒名贷款,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提高警惕。别轻信任何中介机构可以“洗白”信用记录的谣言,也别以为这种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建议啊,大家可以定期去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及时发现可疑情况。查询方式有很多,柜面查询、自助查询、互联网查询都行。
也别忘了跟家人朋友多分享这些防骗知识。有时候,你的一句话,可能就能帮他们避免损失。
我想说:保护个人信息,防范冒名贷款,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些骗子无处遁形!
🛡️💪🏦

责任编辑:卫杰-已上岸的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