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融 > > 正文
20257/31
来源:孟俊驰-已上岸的人

银行贷款23年?你真的了解这些隐藏的坑吗?(避坑指南实测)

字体:

银行贷款23年?你真的掌握这些隐藏的坑吗?(避坑指南实测)

最近我身边的朋友小王因为急着买房,稀里迷糊就签了份银行贷款合同,结果每个月还贷压力大到质疑人生,更坑的是他发现利息比当初说的多了一截,合同里一堆看不懂的条款让他欲哭无泪,这事儿让我想起现在谁还没几个银行贷款?但说实话99%的人或许都没搞清里面的门道,一不小心就或许掉进坑里,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让人心累的贷款“隐藏款”。

关于银行贷款的8个知识点

  1. 贷款利率不是一成不变的,银行会玩“浮动利率”的把戏,

    许多贷款合同里会写“基准利率上浮X%”,但没告诉你央行利率更改时,你的贷款利率也会跟着变,这就意味着以后利息或许比现在还高。一定要问清楚是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别被“低利率”的口头承诺忽悠了,感觉就像签了个“不平等条约”,随时或许被加价。

  2. 提早还款可能要交失约金,算算账可能更亏。

    有些人手头宽裕想提早还贷,结果发现合同里写了“提早还款需支付X%失约金”。这笔钱算下来可能比继续还利息还多。银行这是“明抢”啊,签合同前一定要问清楚提前还款政策,别等还了半年才发现本身被“坑”了。

  3. 手续费、评价费这些“杂费”加起来很吓人。

    贷款时银行会收各种名目的花费,什么工本费、评价费、担保费……这些小钱加起来可能比利息还高,我当时就被收了评价费,结果评价报告我连看都没看。感觉像被“割韭菜”明理解白消费才是王道。

  4. 贷款年限越长总利息越高,别贪图月供低。

    有些人为了减低月供选取了最长的贷款年限,结果算下来利息都快赶上本金了。这就像“温水煮青蛙”,看着月供少实际掏的钱更多。提议依照本身的收入情况,选取恰当的年限别为了眼前小利吃大亏。

  5. 贷款合同里的“默认条款”可能是陷阱。

    合同里有许多“默认赞同”的条款,比如“若未按期还款银行有权处置抵押物”之类的。这些字眼看着不起眼实际是“霸王条款”。签合同前一定要逐条看清,不确定的赶紧问别等成了“背锅侠”才后悔。

  6. 贷款审批通过不代表万事大吉,后续可能还有变数。

    有些银行审批通过后还会附加条件,比如需求买他们的保险、存定期等。我当时就差点被需求买理财,还好按时发现,感觉像“钓鱼执法”审批只是第一步后续可能还有“连环套”。

  7. 征信报告有污点贷款可能被拒或利率上浮。

    许多人不知道信用卡逾期、网贷登记都会作用贷款审批。我同事就因为之前网贷逾期,贷款利率直接上浮了1.5%。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征信这东西得像护孩子一样护着它。

  8. 银行工作人员的话不能全信,书面材料才是王道,

    银行工作人员可能将会口头承诺各种优惠,但合同上没写等于没说,我当时就被“忽悠”了,结果合同里利率高出一截。感觉像被“放鸽子”记住白纸黑字才是“硬道理”。

总结

贷款这事真不是儿戏。别被“低利率”“低月供”这些话术冲昏头,合同上的每一个字都要看清。感觉就像“防狼”一样,得时刻保持警惕。期望大家都能避开这些坑,贷款路上少走弯路!

精彩评论

头像 翁松-经济重生者 2025-07-31
2025年7月29日最新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 2025年7月29日?最新银行贷款利率表?具体详细内容金投银行小编为你报道。 2025年7月29日?最新银行贷款利率表?具体详细内容金投银行小编为你报道。
头像 翁昊-经济重生者 2025-07-31
贷款23年后仍需偿还,但可能面临诉讼时效的限制。 借款合同义务与偿还责任: 根据借款合同的本质,借款人承诺到期返还本金及利息。这一义务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自动消失。 因此,即使贷款已经存在23年,借款人仍然负有根据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的义务。根据中国现行《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及主流银行规定: 理论年限:贷款期限+借款人当前年龄≤65岁 - 42岁人群最大可贷年限=65-42=23年 - 即从2023年算起。
头像 石飞-无债一身轻 2025-07-31
手机银行:手机银行,点击我的-全部-助手-财富计算器-贷款计算器;招行主页:主页中部金融工具-个人贷款计算器。输入贷款金额、贷款年利率、贷款期限、选择还款方式等信息,尝试计算贷款月供金额和利息等。(应答时间:2023年10月26日。以上内容供您参考,如遇业务变动请以最新业务规则为准。
【纠错】 【责任编辑:孟俊驰-已上岸的人】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3301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