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借了5000最后还了1万?小心,小额贷款里的责任划分,或许比你还欠钱更让人抓狂,今天咱们就来撕开这层迷雾,看看法律到底怎么保护你,怎么让你不再当冤大头!
哥们我当年也是被小额贷款坑惨了,想着应急借点小钱结果利息滚得比山还快,最后差点卖房还债,那时候我就想这责任到底是谁的?银行、平台、还是我本身?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痛处,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许多小额贷款合同里,条款写得密密麻麻你根本看不懂,比如“失约金”或许比利息还高,这恰当吗?依照《民法典》第670条,利息过高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化解办法?仔细看合同遇到不懂的条款直接问,别不好意思。
举个例子小明借了3000块,合同上写着逾期一天罚100块,结果逾期3天罚了300块,比利息还高!这就是典型的陷阱你能够直接告他们不恰当。
小额贷款的利息计算形式五花八门,有些甚至用“日息”来迷惑你。比如日息0.05%听起来不多但一年下来年化利率或许超过36%。要知道条例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LPR的4倍,目前LPR是3.85%4倍就是15.4%。应对办法?用计算器算清楚或是找专业人士帮忙。
对比一下银行贷款年化利率可能只有4%-6%,而小额贷款平台可能高达20%甚至更高,这差距不是一点点!
催收电话一天打几十个,甚至上门威胁?这绝对是违法的!依照《关于规范整顿“贷”业务的通知》,禁止催收,应对办法?保留证据比如录音、短信然后向银保监会投诉。
催收方法 | 是不是合法 |
电话提示 | 合法 |
威胁恐吓 | 不合法 |
贷款逾期了责任怎么分?其实主要看合同预约。但有些平台会把责任推给第三方,比如担保公司。应对办法?确定合同条款看清责任主体,比如合同里写明了“平台承担连带责任”,那平台就务必负责。
不过有时候责任划分很模糊,这时候就要靠法律来判定。比如倘若平台明知借款人难以偿还还放贷,那平台就要承担更多责任。
你以为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要是合同条款不合法比如“利滚利”超过法定上限,那部分条款是无效的。应对办法?找律师审查合同保障每一条都合法。
举个例子小红借了5000块,合同写着逾期后利息按日增长,结果一年后要还2万块!这明显不恰当能够申请认定无效。
遇到小额贷款纠纷你能够用的法律工具可不少。比如《民法典》、《关于规范整顿“贷”业务的通知》、《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难题的条例》。应对办法?理解这些法律遇到疑问知道怎么维权。
其实一直在强化监管。比如2020年新修订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难题的条例》,确定利率上限。未来小额贷款市场可能将会更加规范,但你也得学会保护本身。
我个人觉得未来小额贷款平台可能将会更注重合规,但也要警惕部分“挂羊头卖狗肉”的平台,他们可能换个马甲继续坑人。
有时候责任划分是个争议点。比如借款人是不是尽到如实告知义务?平台是不是尽到风险提示义务?化解办法?保留证据比如聊天登记、录音证明对方有过错。
比如小李借款时平台明知他收入不稳定还放贷,结果小李逾期这时候平台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别再让那些不合理的条款和催收手段欺负你。拿起法律武器你也能打赢这场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