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融 > > 正文
20255/20
来源:喻俊驰-债务逆袭者

借得太频繁,小额定额为何也失灵了?

字体:

借得太频繁小额定额为何也失灵了?

现状:我也有点懵

最近我发现身边不少朋友都在借钱有借几千的也有借几百的。有时候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今天又借了一笔”心里直嘀咕:这到底怎么了?我自身也试过几次总觉得这类小额定额的借款以前还好使现在却越来越不管用了。听他们说,很多平台都增进了门槛,可大家还是忍不住去借。为韶?

借得太频繁,小额定额为何也失灵了?

为什么小额定额也不够用了?

其实吧,之前觉得借个几百块挺方便,随手还掉就行。但后来发现,借的人多了,平台好像也紧张起来。比如我有个同事,一个月借了好几次,每次几百块,结果再想借的时候,额度直接被砍掉了。听他说:“我也没借太多啊,咋就成高风险客户了?”这事儿让我想起本人,上个月借了两回,隔了两周再去申请,利率竟然涨了不少!看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遇到这类情况。

背后的起因可能是啥?

我跟几个朋友聊了聊,大家普遍觉得现在借钱的人太多了。比如小区门口的小超市老板,她跟我说最近来买货的年轻人总爱说“先记账,月底一起付”。还有员小李,他告诉我自身经常帮人代收,很多人取件后直接说“等发工资再给”。我觉得这可能是平台担心的风险点——大家都习惯了“先花后赚”,万一还不上怎么办?而且现在各种借贷平台竞争激烈,为了控制坏账率,只能收紧政策。

我的感受和困惑

说实话,我也算一个过来人了。记得有一次房租到期,手头紧,就想着借几百块应急。结果借完才发现,利息比预想的高多了。更气人的是我还得每个月提醒自身别忘了还款,生怕作用信用。后来我问朋友,她说自身也是这样,总觉得“借一点没关系”,结果越借越多。其实我心里明白,这类表现就像“温水煮青蛙”,一开始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慢慢就陷进去了。

借得太频繁,小额定额为何也失灵了?

未来的趋势会怎样?

我觉得以后可能借贷会更难了吧?毕竟平台也不是慈善机构,它们也要赚钱。不过我觉得这也提醒咱们,别总想着靠借钱解决疑问。像我邻居王阿姨,她从来不用这些平台家里有点急事就找亲戚帮忙。虽然听起来传统,但确实省心。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借钱容易还钱难,但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本身。

争议焦点:自由还是约束?

有时候想想这些借贷平台到底是帮了咱们还是害了咱们呢?比如我有个朋友,他借了几百块买了个新耳机结果后面因为利息太脯攒了好几个月才还清。他后来跟我说:“早知道就不借了,直接攒钱买。”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本身的选择权。只是期待平台能更人性化部分让我们既能方便借钱又能轻松还钱。

【纠错】 【责任编辑:喻俊驰-债务逆袭者】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3301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