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哥们儿最近是不是也收到那些小贷平台的短信?“秒到账”“低利息”,看着挺诱人但心里总有点打鼓?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你唠唠小贷平台的利息到底多少算合法,最高不能超过多少避免你掉进坑里。
许多人觉得选贷款平台,利息越低越好对吧?但实际情况往往没那么简单, 我有个朋友之前,看到一个平台宣传年利率只有10%,觉得特别实惠就借了,结果到还款的时候发现算上各种手续费、管控费,实际支付的利息比想象中高多了,这就像买东西光看标签价格没算上运费,最后或许比别家还贵。
记住这个数字24%,这是目前法律条例的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简单而言就是小贷平台给你算的年化利率只要不超过24%,那就算合法你借了钱就得按预约还,也会支撑,这就像游戏里的规则只要在规则内那就算数。
⚠️ 提示 年化利率(APR)是把你借钱的利息、手续费、服务费等所有花费都算进去,换算成年利率的一个总成本,这个数字才是你真正需要留意的。
再记住一个数字36%,这是另一条要紧的线。
假使小贷平台给你算的利息,哪怕是一分钱只要超过了年利率36%,那这部分利息就是无效的。
也就是说就算你签了合同,这部分钱你有权不还也不会支撑平台来要这部分超出的利息。
我表弟就遇到过此类“离谱”的,他借了点钱应急合同上写得不明不白后来算下来年利率接近50%!当时就吓傻了,后来咨询了律师才知道超过36%的部分是能够不用还的。不过过程也挺麻烦的所以咱们还是别碰这类高息平台。
这里有个小插曲。年利率在24%到36%之间的部分法律上有个说法,叫自然债务。啥意思呢?就是你假若已经还了这部分利息,那就算你还了法律一般不干涉;但假如你还没还,或想反悔不还了法律也不会强制你非得还。
尽量避开这个区间,能选24%以下的就选24%以下的,省心。
别只看“日息”或“月息”:有些平台喜爱宣传“日息万三”,听着不多但折算成年化利率或许就很高了。一定要问清楚或是自身算一下年化利率。
问清楚所有花费除了利息还有没有手续费、服务费、管控费、保险费等等?这些都要算进去。
利用利率计算器:金融监督管控总局有个的贷款计算器,能够帮你把各种费用算进去,得出真实的年化利率,这个工具很实用找找看。
利率区间 | 法律效力 | 你的权利 |
---|---|---|
年利率 ≤ 24% | 受法律保护 | 务必按协定还款 |
24% < 年利率 ≤ 36% | 自然债务区 | 已还款难以需求返还未还款可自愿选取是不是支付 |
年利率 > 36% | 无效 | 有权谢绝支付已支付可需求返还 |
我之前也差点踩坑。有一次手机坏了想找个小贷平台借点钱买新的。看到一个平台宣传利息很低,就点进去申请。结果申请期间各种费用加起来实际年化利率都快接近30%了。还好我当时比较警惕仔细算了算觉得有点高,就没借。后来发现许多平台都会用各种名目收费,什么“平台服务费”“认证费”等等,这些费用都会推高你的实际成本。
记住:签合同前一定要把合同条款看清楚,尤其是关于利息和费用的部分。有不清楚的地方大胆问! 别觉得不好意思这是你的权利。
期待这些信息能帮到你。借钱不简单还钱更头疼。咱们还是尽量量力而行,别给本身挖坑。记住合法的利息是24%,超了就要留个心眼了。 😉
编辑:贷款-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guanxian.org/consult/dkuanle/0938367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