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天啊,公司破产银行催债电话像疯了一样打来,你感觉整个世界都要塌了?别急,今天我就给你掏心窝子讲讲,万一真走到这一步你该怎么办,这可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实打实的生存指南。
“完了完了这下全完了!”你是不是也这样?其实、冷静点。破产不是世界但情绪失控绝对是加速坠崖。第一步就是强制自身冷静下来。深呼吸把脑子里嗡嗡作响的噪音关掉。 拿出纸笔(或开启电脑),把所有债务列出来欠银行多少?欠供应商多少?欠员工工资多少?每一笔都要清清楚楚。我当年第一次创业落空,就是被情绪裹挟结果越搞越乱,后来花了整整三天才把账目理清,那滋味真的不好受,记住数据不会骗人但情绪会,依据统计超过60%的中小企业主在破产初期因为情绪失控,做出了错误决策造成亏损拓展。
“再投点钱说不定就能回本了!”醒醒,这时候任何新增投入都是往火坑里跳。立刻!马上!停止所有非必要的开支。想想看办公室租金能不能减?员工能不能先发部分工资?供应商能不能协商分期付款?我有个朋友公司濒临破产时硬是咬牙把办公室从市中心搬到郊区,虽然心里不适但每月省下的租金和物业费,让他喘了口气。其实有时候“断臂求生”是唯一出路,数据显示在破产前能按时“止血”的企业,有25%最终能通过重组走出困境,而那些继续烧钱的企业,几乎100%走向清算。
“银行催债电话都不敢接了……”我知道这有多难。但告诉你躲是躲不过去的,自觉沟通你的债权人包括银行、供应商、员工等,坦诚沟通你的困境。别编造什么“项目马上要大爆”的谎言,没人信。能够试试这样开口“老师傅我承认现在经营困难但公司还有价值,咱们能不能一起想想办法?”我亲自经历过当时和银行经理谈了三个小时,最后他们赞同给我三个月宽限期,并且减免了部分罚息。这简直是救命稻草!要知道依据《企业破产法》债权人也有权利需求公平受偿,与其被动接纳清算不如主动争取重组方案。
其实许多债权人(尤其是银行)并不想直接走法律程序。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协商应对难题,因为诉讼成本高、周期长,而且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谁家还没点难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受理的破产案件同比增长了37%,但通过庭外重组化解的案件占比超过40%,这解释主动沟通往往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公司就剩一堆破铜烂铁了……”别小看这些“破铜烂铁”。仔细盘点一下办公设备、原材料、库存商品、甚至公司名下的车辆,这些都是能够变现的。关键是速度要快。价格能够适当让步但一定要找正规渠道卖出。我见过太多老板在绝望时,把值钱的东西低价卖给了不靠谱的中间商,最后连钱都没收到,提议你:①列出所有可变现资产清单;②评价市场价值;③优先应对周转快的存货;④避免私下交易,尽量通过拍卖或委托专业机构化解。据统计企业破产清算时通过正规渠道处置资产,平均能回收30%-40%的价值,而私下交易往往不足20%。
“找律师?那不是又要花钱吗?”确实要花钱但可能比你自身瞎搞便宜得多。这时候应找专业的破产律师或财务顾问,他们能帮你:
我有个客户就是听了我的提议,花了2万元请了破产律师,结果律师帮他申请了“预重整”,保住了公司核心资产最后通过卖出部分业务,不仅还清了债务还保留了创业团队。依照行业报告有专业法律支撑的破产重组案例,达成率比无支持的案例高出近3倍,这笔钱花得值!
破产确实可怕但可怕的不是破产本身,而是你在面对破产时的反应。记住你今天所经历的可能正在发生在中国成千上万的企业主身上。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30万家民营企业注销,但也有许多企业通过重组重获新生。现在拿起电话沟通你的债权人;打开电脑,盘点你的资产;走出家门,寻找助。别让恐惧打败你行动起来你还有机会!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