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我表弟小王就栽在了小额贷款上,本来想借5000块钱应急结果签了合同发现到手才4000,还附带一堆乱七八糟的收费,这已经不是个案了身边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要么是被高利率坑要么是被催收吓到,这年头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但小额贷款这东西真不是那么好碰的。今天就来给大家扒一扒那些坑,看看怎么才能避开它们。
别以为你借了1万就能到手1万,许多平台会收取各种名目的花费,比如手续费、服务费、保险费等等。这些花费或许在前就直接扣除了,等你签完合同发现到手金额或许只有申请金额的80%甚至更低,这就相当于你借了8000却要按1万的利息还这利息算下来能低吗?小心!签合同前一定要看清实际到账金额。
许多人只看日利率或是月利率,觉得百分之几好像不高,但别忘了换算成年利率!条例民间借贷利率上限是LPR的4倍,目前大概在15%左右。有些平台写的日利率0.05%,看似不高但年化下来就是18%,已经接近上限了,更坑的是有些平台会把各种花费算进去,实际年化利率或许超过30%甚至更高。。超过法定上限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前提是你得能证明。
合同条款密密麻麻谁会仔细看?但里面或许藏着各种坑。比如提早还款要支付高额失约金,逾期后利息按天计算且利率翻倍,或是将债务转让给第三方催收公司等等。有些条款甚至违反法律条例,比如"利滚利"这类特征。仔细。签合同前一定要逐条阅读,尤其是关于失约责任、提早还款、逾期应对的部分。
借钱简单还钱难一旦逾期,催收电话能让你质疑人生。有些平台还会沟通你的亲友、同事,甚至通过P图伪造聊天登记来施压,更过分的是上门催收扰你的邻居、单位。虽然法律条例禁止催收,但手段花样百出让你防不胜防,可怕!选取正规平台避免逾期是的办法。
申请小额贷款需要提供各种个人信息,涵盖身份证、银行卡、通讯录、社交媒体账号等等。有些平台还会获取你的位置信息、消费登记等,这些信息或许被不当采用,比如频繁发送营销短信,甚至泄露给第三方,留意。提供信息前要理解平台的数据利用政策,尽量选取有正规资质的平台。
许多人第一次借款后发现还款压力大,于是又借第二笔来还第一笔,然后借第三笔还第二笔...就这样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平台明知你负债累累还不断,本质上是在鼓励你继续负债。危险。这类循环只会让你越陷越深,最终可能面临更大的财务危机。
现在市面上小额贷款平台多如牛毛,有些只是普通科技公司,根本没有放贷资质,这些平台可能随时跑路,你借出去的钱可能打了水漂。正规平台应有金融牌照或是与小额贷款公司合作。查证!借款前一定要核实平台的资质,能够在金融监督管控总局查询。
各种"无抵押"、"秒到账"、"低利率"的广告让人心动,但实际上这些平台可能通过其他办法弥补。比如"免息"可能需要采购指定商品,"低利率"可能只针对短期借款。有些平台还会设置各种陷阱,比如小额授信额度让你放松警惕,然后诱导你借更多。😠天上不会掉馅饼保持警惕心很关键。
疑问类型 | 常见表现 | 应对方法 |
---|---|---|
利率难题 | 日利率0.05%以上 | 计算年化利率对比法定上限 |
费用难题 | 到手金额少于申请金额 | 问清各项费用计算实际成本 |
合同疑问 | 条款模糊不清 | 逐条阅读不签模糊条款 |
小额贷款这东西能不用就不用,要是实在需要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条款,计算清楚实际成本。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低门槛"、"高额度"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陷阱,期望大家的钱都能花在刀刃上,而不是填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