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前几天刷到一个新闻,说有个小伙子偷偷用爷爷的手机贷款了十几万,结果爷爷发现后气得直跺脚。这事儿让我心里一紧,感觉现在骗子真是无孔不入,连老人都成了目标。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事,看看怎么防着点,别让家里人掉进坑里。
因为太好说话,他们一般不太懂这些套路,看到“免费”、“低息”就容易上当。而且很多老人平时也不用手机,一旦被别人拿去操作,根本不知道发生了啥。
还有就是 子女不在身边,骗子专门找这个空子,假装是家人或者亲戚,让人放松警惕。
所以啊,老人要多学点防骗知识,子女也要经常提醒一下。
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各种APP、网站申请贷款,只要填个信息,就能拿到钱。
但问题是,利息高得离谱,还可能有隐藏费用。有些平台甚至会 强制消费,让你不知不觉又欠债。
而且,贷款逾期后会催你,还会打电话给你的亲朋好友,非常尴尬。
这种事真不是开玩笑,有些人为了搞钱,直接偷用家人的手机贷款账号。
比如,有人 伪造身份,让爷爷帮忙签字,然后把钱转走。爷爷还以为是帮孙子,结果最后背了债。
手机一定要设密码,别让别人随便碰。
安装正规软件,别乱点陌生链接。设置支付限额,防止大额转账。
还可以 反诈APP,比如反诈中心,能自动拦截可疑电话和短信。
最重要的是,多跟老人沟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诈骗。
如果发现被骗了,第一时间报警,同时联系银行或贷款平台,看能不能追回。
但现实是,很多钱都追不回来了,尤其是那些小平台,跑路速度比兔子还快。
预防比事后补救更重要,早点防范,少些麻烦。
比如“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虚假”等等。
还有“保健品诈骗”,说是能治百病,结果是假药,还收高价。
最可怕的是 “亲情诈骗”,打着亲人名义骗钱,让人防不胜防。
先看平台是不是正规的,有没有营业执照,可以查一下。
再看利率是否合理,超过36%的都是,千万别碰。
还有,不要轻易透露身份证、银行卡信息,这些都是骗子的“金钥匙”。
可以开个家庭会议,大家轮流讲讲自己遇到的骗局。
还可以 设立“防骗小红书”,记录可疑信息,互相提醒。
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要团结,别让骗子有机可乘。
现在骗子手段越来越狡猾,特别是针对老人,真的需要我们多留心。
希望这篇内容能帮到大家,也希望大家都能远离网贷陷阱,守住自己的钱包和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