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真的被朋友问爆了,他开了家小小的咖啡店,结果一过房租水电人工样样涨,银行贷款门儿都摸不着,跑断腿问了好几家都说“规模太小,风险太大”最后差点被部分“XX贷”APP忽悠得差点交了“保证金”,这真是扎心啊,小公司融资难难于上青天,🤯
银行贷款就像高考不是你想贷就能贷。它们看重的是
营业执照满年限(一般1-2年)
流水稳定(能覆盖贷款额度的2倍以上),
征信无污点(别老逾期亲测有效。)
抵押物(房子、车子这些硬通货)。
感觉像是在给银行打工?确实它们要的是稳如老狗的还款技能。别光看那些宣传实际操作起来你会发现银行工作人员的表情从“微笑服务”变成“面无表情”。😅
那些弹窗广告“XX秒到账”、“不看征信”的,听听就好。真正靠谱的互联网平台比如支付宝的“”、的“”,它们背后还是有大公司撑腰的。
留意。那些要你先交“解冻金”、“手续费”的,绝对是骗子。
还有那些利息算到天上(比如日息超过0.05%的),直接拉黑。
亲身经历有朋友差点被一个“无抵押贷款”平台骗走5000块“保证金”,哭天抢地的时候才发现合同里写了“不达成退款”但没说“多久退款”,平台再好也要看清楚条款。🚫
别小看这些!现在各地为了扶持小微企业,真的出了不少好政策,
比如科技创新贷专门给搞技术的企业;
比如妇女创业贷女性老板能申请;
比如绿色环保贷做环保项目的有优惠。
怎么找?
大哥大姐们醒醒!2018年那波雷潮之后P2P基本就是历史了,
现在还能看到的要么是转型做了别的业务,要么就是换汤不换药的套路贷。
绝对不能碰!
有个惨痛教训去年有个做餐饮的哥们,被一个号称“P2P转型供应链金融”的平台骗了,借了20万最后连本带利滚到50万,差点家破人亡。
除非你是金融大佬,否则远离P2P!安全第一!🔥
亲戚朋友借钱?听起来很美好但搞不好就伤了感情,
利息难题:不写明最后或许闹翻;
还款期限:不确定或许拖很久;
法律保障:没有借条万一对方反悔?
我表哥就因为借了朋友30万,没打借条结果对方说“没借”,最后只能吃哑巴亏。😭
提议金额大的一定要正规借条,确定利息和还款日期。感情归感情钱归钱!
别被“年化5%”忽悠了!
留意!许多平台会搞“砍头息”(比如借1万,到手只有9千但利息按1万算)。
还有“等额本息”和“先息后本”的区别,前者利息高后者压力小。
简单公式:
实际年利率 = (总利息 ÷ 实际到手金额) × (365 ÷ 贷款天数)
有个做装修的朋友,借了5万说月息1分(1%),结果算下来年化利率接近20%!贷款前一定自身动手算一遍!🧮
被拒了别灰心或许是这几个起因:
省钱秘籍来了!
提升信用分:准时还款别逾期;
缩减负债率:还掉小额贷款;
选取合适产品比如周转快的选信用贷,长期项目选抵押贷;
利用政策红利:比如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能减低综合成本。
有个做外贸的朋友,通过税务局申请了“银税互动”贷款,利率只有3.5%比市场低一半!多问多打听总有惊喜!💰
坑点 | 避坑方法 |
---|---|
银行门槛高 | 提早筹备材料找对经理 |
平台陷阱 | 不交前期费不碰 |
信息不对称 | 自觉问、协会 |
利息算不清 | 本身动手算一遍 |
被拒就舍弃 | 分析起因换个思路 |
小公司贷款就像过独木桥,既要胆大又要心细。期待这些经验能帮到正在奋斗的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