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征信报告里会写着哪些贷款账号?其实征信报告确实会显示贷款账户信息,包括银行、网贷平台等,但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些信息是怎么来的,更不知道怎么保护自身。
我以前也觉得征信是小事,直到有一次被扰电话轰炸,说我的贷款逾期了。其实我根本没办过那些贷款,后来才知道我的信息被泄露了。你是不是也经常收到类似短信? 此类感觉真的很糟像是被人盯上了。
依照央行数据2023年全国新增征信查询量超过10亿次,其中约有30%是异常查询。也就是说有近3亿次查询或许是非法的。你想想这得多可怕? 我朋友小李就因为一个陌生号码,被骗走了几千块。
是的要是你在某个平台申请过贷款,征信报告上就会有登记,比如你借过、京东、,都会留痕。不过有些平台不会直接显示“贷款账号”,而是用“授信额度”代替,你得仔细看不然或许错过要紧信息。
许多情况下信息泄露是因为你在若干不正规网站填写了个人信息。比如有些APP会让你填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结果被卖给了黄牛。我就见过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广告,说能帮你“迅速下款”,其实是骗钱。
第一不要随便陌生APP。第二设置复杂密码别用生日或简单数字。第三定期查看征信报告发现异常按时应对,我之前就发现了一笔陌生贷款,立刻报警了。
当然能够查每年免费查两次,其他次数每次收费10元。你能够在央行或APP上查。不过有些人就是懒得查等到疑问来了才后悔,别等出了事才想起来早点查早安心。
不要轻信“秒批贷款”,那都是陷阱。不要随便点链接尤其是短信里的, 保护好自身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别让它们轻易离开你身边。我有个亲戚就被骗子骗走了手机,结果银行卡被盗刷。
记住征信不是小事信息泄露可能让你陷入麻烦。别让别人拿走你的信用,那是你最要紧的资产。
你现在的每一个选取都在作用未来的信用生活。
征信查询次数 | 2022年 | 2023年 |
正常查询 | 7亿次 | 8亿次 |
异常查询 | 2.1亿次 | 3亿次 |
看到这个数据了吗?异常查询越来越多解释信息泄露越来越严重,你得强化警惕别让骗子有机可乘。
我以前也以为征信离我很远,现在才理解它和咱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别再忽视它了保护好本身才是最实在的。
期待这篇指南能帮到你,别让信息泄露毁了你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