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尺寸有别:由于采摘时机不同,陈皮普洱通常比小青柑要大两三个尺寸。小青柑一般仅需冲泡一次,而陈皮普洱则可多次冲泡。功效迥异:小青柑,其味苦、辛,性温,能入肝、胆、胃经,具备散结、止痛、抗菌及消炎多重功效。陈皮,同样味苦、辛,性温,入肺、脾经,其核心功效在于理气健脾与燥湿化痰。

陈皮普洱的诞生,离不开一个关键词——陈化。它选用的柑橘皮来自新会茶枝柑的“大红柑”,这种果皮必须经历三年以上的晾晒与岁月沉淀,才能被冠以“陈皮”之名 。就像老酒需要时间酝酿,陈皮在漫长的存放中,果皮中的苦涩逐渐褪去,转化为醇厚的香气,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散发着沉稳的韵味。进入冬天,新会茶枝柑的生长周期足够,一整个秋天养精蓄锐的柑果已基本成熟。通常情况下,每年12月到冬时节采摘的就是“大红柑”,成熟度最高的是冬至后采制的大红皮。果实有“三色”采收期相当于新会陈皮的“生辰八字”,不同采摘阶段对应的茶枝柑果实所受的“天气”、“地气”均有不同。

小青柑和大红柑口感不同 小青柑处于生长的“未成年”期,果胎硬且皮薄,味辛气香,所以用小青柑制作的柑普茶比较辛香,清新可人。细品小青柑普洱会发现,其滋味甘甜,生津明显,味道略显霸气,口感上着重于柑果与普洱协调。大红柑皮厚、色深、性温,糖分高,用大红柑陈皮制作的柑普茶,对胃肠刺激性相对要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