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唐代散收,尚没有出现紧压茶,到明代取消紧压茶,所以,普洱茶的兴盛期就必然是在宋代至元代。普洱茶的紧压茶成于宋元时期,明代废弃龙团凤饼改饮散茶,故明代称之为普洱茶的发轫阶段。 普洱茶“号级茶”的历史时期(1733年一1949年) 1729年,普洱府成立。1733年,普洱府成立后的第四年,清王朝第一个茶号。

上一篇我们聊到了清朝时期普洱茶的兴盛,尤其是古六大茶山的辉煌。今天,我们继续探讨清末民初这段时间里,普洱茶的变迁和故事。 清朝的鼎盛时期:六大茶山的辉煌 在清朝的鼎盛时期,普洱茶因为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名扬天下。清嘉庆年间成书的《滇海虞衡志》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

普洱茶鼎盛时期的代表性产品为何如此珍贵? 普洱茶鼎盛时期的代表性产品之所以珍贵,一方面是因为其制作工艺精湛,另一方面则与其稀缺性和历史价值密切相关。这些茶品多为手工制作,且原料来源有限,造成存世量极少。例如,“红印”和“蓝印”等印级茶,如今在市场上已成绝响即便偶有流出,价格也极为昂贵。印级茶时期(1940-1973年) 二十世纪,开始尝试按照现代实业的规程筹建茶厂。1940年,范和军先生真正将佛海茶厂建立起来。从此,大批由包装上所印字迹颜色而定名的“红印”、“绿印”、“蓝印”、“黄印”等等陆续上市,开启普洱茶“印级茶”时代,50-60年代是印级茶最为兴盛时期。

在普洱茶的传说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孔明兴茶之说。据《普洱府志》记载,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曾率军南征,到达云南地区后,发现当地气候适宜茶树生长,便教当地百姓种茶、制茶。诸葛亮所植之茶,被后人称为“武侯遗种”,成为了普洱茶的重要起源之一。宋代至元代的繁荣宋代,普洱茶逐渐进入兴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