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香港龙州 忙碌越南男女众生相龙州越南小姐 龙州有越南小姐吗
小香港龙州 忙碌越南男女众生相发布日期:2016-12-08 11:05
文/图:简安然
千年古城,百年商埠;龙州是一座具有1290多年历史的边关商贸历史文化名城。早在1889年,龙州被辟为对外陆路通商口岸,是广西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也是我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化、贸易交往的重要门户,素有"边陲重镇"、"小香港"之称。现有有国家一、二级口岸各一个,和3个边民互市点,是极具区位优越性的边境小城。
龙州水口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属于沿边公路口岸,位于龙州县西端,水口镇境内(水口镇因两条发源于越南的河流在镇内交汇而得名),与越南高平省复和县驮隆口岸仅一河之隔,是广西对外开放四大公路口岸之一,也是我国进入越南及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通道。
水口口岸在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就开始对外开放, 在中国与越南交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78年因中越双边关系紧张而一度关闭,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越关系好转,民间贸易逐渐恢复;随着两国关系正常化,水口口岸于1993年12月1日正式恢复开通。
要进到关口里面看界碑,需凭身份证办取相关手续,领了证件才能进去参观。走过出镜大厅旁的通道,就可以看到界碑,中间一座石桥的对面,是越南驮隆口岸。驮隆口岸的国门和我国的水口口岸国门大小应该差不多,但或许由于我国国门结构方正,越南为多角结构,所以看上去我国国门要气派壮观些。
我们去到水口口岸时,是(2016年11月18日)下午四点多钟,看到的多是从我国入境返回越南国内的越南人。这些人不是肩扛手挑,最起码的也拎着个方便袋,几乎没有走空路的。
据介绍,每天早上从这里出境到我国的越南边民很多,他们中有走亲访友的,也有赶集逛市场的,甚至有些,早出晚归的,是在我国打工干活的。这两个提着包的妹纸,看着好淳朴,不知是不是在中国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家。
皮肤黝黑身材壮实的小伙,肩上扛着的是钢筋,应该是做房子用。只是这样几根几根单纯靠人力背,何其类何其耗时呀?
原来,桥的中间有一条红线,红线那边,才是越南的地界,越南的车辆等一些运输工具,只能停在他们那边,普通越南边民在我国采买的物资,也只能零零散散的人工运到红线那边,再挪到运输工具上。
口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功能日益增强,通关环境不断优化;毗邻的越南驮隆口岸为目前其国内农产品进口税费最为优惠的口岸;口岸“全天候,无假日”通关制度,方便企业办理通关手续,加快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等系列因素举措, 使得每年经水口口岸出口水果持续 增长,居全国各陆路边境口岸之首,成为我国水果对越出口的第一大口岸。
红线那边的三轮车上,水果、鸡蛋码的高高的,明显分量不轻,着绿军装戴绿军帽的男子很吃力的拉着车。据说越南男人都乐于戴绿帽子,认为是男人的象征,这与我国风俗可是大相庭径,哈哈。
桥的另一侧,带着尖斗笠合力往车上搬瓷砖的女人。
阳光很暖,太阳很燥,她们顾不得热,一个扶着用自行车改装的简易车辆保持平衡,另两个将靠在桥栏杆上的瓷砖往车上转。特意查了下,这种80x80的瓷砖,一片最轻也有十多公斤,一包多为5片装,也就是说,这一包的重量有一百多斤,这也难怪她们咬紧牙关,看着很艰难的样子。
不得不说,这里自然风光也叫人迷醉,蓝天丽日下,喀斯特地貌的群山逶迤起伏,青松翠竹藏人家,脚下河水清澈倒影如画。这是我国边境风光,也是越南的风景,可来来往往奔波忙碌着的越南人,对这些,大抵只能视而不见。
心怀美好,乐于探索,发现美欣赏美的,当然是我们这边的游客。新鲜、兴奋、满足、自豪,尽在这脚踩红线,一脚踏两国的自拍中。
阅读(0) 举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