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中国游客缺席而失业的韩国人,已成为社会问题!韩国人看中国人有钱 韩国人看中国基础设施
韩国观光翻译导游协会最近对417名中文导游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今年3月起,这些以往每周都要带3-4个团且收入颇丰的导游如今生计艰难,60%以上的导游表示所在旅行社已关门歇业。
“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一叶知秋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哲理,对韩国观光业来说却折射出一种残酷的现状:长期依赖中国游客的市场环境催生出一条庞大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关系着无数从业者,大到季度销售额超万亿韩元的乐天免税店,小到遍布海云台向中国游客兜售水果、手工纪念品以补贴家用的老人,他们无不依赖中国游客。
《逍遥游》中有这样一句话:“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当无数中国游客涌入首尔、济州、釜山等韩国九道,带来无数财富与商机时,对韩国人来说,原本谋生的工作也就成为了生活,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然而,如果这种习惯突然消失呢?
51岁的崔某做了七年中文导游,上周他开始在加油站做兼职。崔某:“中国旅行团不来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经历过金融危机,现在看来这比金融危机更严重”,“如今的工作比起过去简直称得上是灾难,做导游的时候虽然累,但收入高,也受人尊敬,饭店、免税店都会讨好我们”。中年失业,的确很苦涩。
39岁的朴某之前是旅游大巴驾驶员,他说:“大巴驾驶员一般都是编外人员,没有薪水,开一次车算一次钱,我原本希望能熬过这段时期,但最近两周只做了一次工作”。4月7日起, 朴某开始做代驾,没有活时就在“代驾等待室”中玩手机以消磨时间。
46岁的金某原先在旅行社担任室长,现在却在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上晚班,他说:“到了我这把年纪还要出来跟年轻人抢工作,我感到很羞愧,但是没有办法,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之前的旅行社关门了,社长说没有钱,没法给我们遣散金”。
韩国政府近日正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以吸引东南亚游客,部分大型旅行社让导游进入语学院学习日语、泰语等小语种。“和年轻人在一起学习,这让我很气馁,也很羞愧”,一位41岁的男性导游说。掌握新技能绝非坏事,但这显然并不容易,而“羞愧”,也成了韩旅游从业者近段时间的重要关键词。
由于事发突然,很多旅游从业者一时找不到工作,只好赋闲在家,这对当局来说已成了一种崭新的社会问题。
笔者认为:人活着 就得为了点什么,但大多数人却是被动为了房子 妥协了人生。投资如战场,楼市、 现货市场都是一样的! 现货市场就是有经验的人获得更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更多经验的地方。本文由投资顾问能手成金(微信:nscj886)原创首发 搜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中观点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网站无关。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