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从鸡西到香格里拉你真的筹备好了吗?别傻了99%的人都没想过这些。
鸡西的早餐摊还在冒着热气,香格里拉的雪山已经刺破苍穹,从东北的零下二十度到高原的缺氧缺氧缺氧,这不仅是距离的跨越更是你身体、心理和钱包的极限挑战,多少人兴冲冲出发最后在高原上痛哭流涕?多少人以为筹备充分结果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难题?今天我就把那些旅游攻略里永远不会告诉你的“血泪教训”一次性捅破。
你真的以为“说走就走”就能征服香格里拉?其实你或许连鸡西的马路牙子都还没离开呢。
去年有个哥们儿在鸡西每天吸着雾霾,自诩“铁肺”,结果刚到香格里拉机场,直接被抬下飞机。3280米的海拔不是闹着玩的,相当于你一口气爬了30层楼!数据显示超过60%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别跟我说“多喝水就能扛住”,除非你打算像藏民一样喝酥油茶,不然你的血氧饱和度只会一路狂跌到80%以下,那滋味比在鸡西被冻成冰棍还不适。我的提议?出发前一周着手每天慢跑,并且用制氧机吸氧训练,至少比带一堆感冒药管用。
从鸡西到香格里拉硬座要坐40多个小时,票价才300多块。不过你猜猜在香格里拉住一晚藏式客栈,最低得多少钱?500起步!更别提松赞林寺门票190,普达措公园门票260,还要加上各种“自愿”的朝圣布施,我有个朋友去年去预算3000回来负债5000。其实你能够这样算把买新衣服的2000块换成氧气瓶和抗高反药,把吃大餐的1500块换成当地特色小吃,这样既省钱又能体验真实藏区生活,比在游客区被宰强多了。
别再信那些旅游博主列出的30件物品清单了!其实你只需要这5样抗高反药(必备,)、保温杯(高原水凉得快)、快干衣(一天湿三次是常态)、强光手电(晚上看路必备)和(藏区信号不好)。不过有个难题你带够衣服了吗?香格里拉的昼夜温差能到20度!我亲眼见过有人穿短袖中午晒太阳,晚上冻得瑟瑟发抖。其实你能够参考当地人:外面穿厚外套里面搭件薄毛衣这样既能透气又不怕冷。
务必带 | 可以不带 |
抗高反药 | 全套 |
保温杯 | 多双鞋子 |
大包零食 |
在鸡西你或许将会觉得一顿火锅能吃两斤肉。不过到了香格里拉我劝你先别激动。当地特色是酥油茶、糌粑、风干牛肉,这些高热量食物对肠胃的冲击堪比鸡西的冻梨,去年有个团友第一天就因为吃了太多牦牛肉拉肚子,最后花了2000块看。其实你可以这样:第一天只吃面条第二天尝试小份藏餐第三天才敢挑战牦牛火锅。 高原地区紫外线强别再信任“我皮肤黑不怕晒”这类鬼话,除非你想变成香格里拉的黑炭头。
从鸡西到香格里拉你有或许幻想在普达措公园徒步,在松赞林寺转经。不过现实是3千米海拔让你走50米就得喘半天。我有个朋友持续要爬到纳帕海观景台,结果在半山腰坐了3小时。其实你可以这样把计划里的徒步改成骑马,把爬台阶换成坐缆车这样既省体力又能看到风景。不过有个难题你真的掌握当地文化吗?别再对着玛尼堆拍照发朋友圈了,那是对信仰的不尊重。其实你可以学几句简单的藏语,比如"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当地人会对你更热情。
从鸡西出发前你或许还在担忧Wi-Fi密码,不过到了香格里拉你或许要体验一下“原始生活”。数据显示香格里拉市区信号覆盖率只有70%,偏远地区直接没信号。我有个客户因为信号不好,错过了公司的要紧电话,最后被开了,其实你可以这样:提早离线地图准备充电宝最要紧的是更改心态——偶尔远离网络,你会发现天空更蓝呼吸更清新。不过有个疑问你真的需要每天刷朋友圈吗?其实把刷手机的时间用来和当地人聊天,你会收获更多真实的故事。
在鸡西你可能习惯了跟着导游走,不过香格里拉的自由行,也许会让你欲哭无泪。去年有个自由行游客结果被出租车司机绕路宰了200块。其实你可以这样:选取当地信誉好的青旅,或是报小团(10人以下)。数据显示自由行游客在香格里拉被骗的概率是跟团游的3倍,不过有个难题你真的能适应高原的节奏吗?其实你可以尝试“慢旅行”:在一家客栈住3天而不是一天换一个地方,这样既能适应海拔又能深入体验当地生活。
深度解读:为什么90%的人不适合直接去香格里拉?
其实从鸡西到香格里拉,不仅是地理距离的跨越,更是生活节奏的巨大反差。鸡西的冬天是静止的香格里拉的生命是跳动的;鸡西的节奏是慢的,香格里拉的时间是快的,这类反差会让许多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难以适应。未来趋势看随着高铁建设两地距离会缩短,但海拔带来的挑战不会转变。争议焦点在于:是不是应让完全没准备的人轻易进入高原地区?我的观点是:除非你做好全方位准备,否则不如先在鸡西周边游着手适应。
从鸡西到香格里拉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别等到了高原才后悔!现在就检查你的行李更改你的心态,或是也许你应先去哈尔滨适应一下低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