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信用卡恶意透支现象也日益增多。按照《人民刑法》的相关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一种。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信用卡恶意透支的6种情形,以及2020年最新规定与量刑标准。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明知不存在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或在透支后故意逃避还款责任的表现。这类表现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与善意透支有明显的区别。
以下是《人民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6种情形:
这类情况指的是持卡人明知自身的经济状况无法承担信用卡透支的还款责任,但仍然大量透支。此类表现表明持卡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持卡人将透支的资金用于挥、博等非法用途,引起无法归还信用卡债务。此类行为同样表明持卡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持卡人在透支后,故意逃匿、改变联系方法,以逃避银行。此类行为表明持卡人有意逃避还款责任。
持卡人在透支后,通过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等手,逃避还款责任。这类行为同样表明持卡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持卡人多次透支,且透支金额巨大无法归还。此类情况表明持卡人具有明显的非法占有目的。
持卡人与他人串通,虚构交易,通过信用卡资金。这类行为涉嫌信用卡诈骗,属于恶意透支的一种。
依据2020年最新规定,信用卡恶意透支的量刑标准如下:
1.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刑或拘役,并处或是说单处罚金。
2.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刑,并处罚金。
3.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刑或是说无期刑并处没收财产。
需要关注的是这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具体标准,按照不同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不同。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一种严重的信用卡诈骗行为,不仅损害了银行的利益也破坏了社会信用体系。持卡人应该珍惜信用,合理利用信用卡,避免陷入恶意透支的困境。同时银行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强信用卡风险防范,切实保障持卡人和银行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