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次超过三个月是什么意思:有效后逾期仍未还款的解决形式
导语:
在信用卡利用期间,逾期还款是一个常见的疑惑。为了规范信用卡市场维护金融秩序,我国“两高”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表现实行了明确界定。本文将围绕“两次超过三个月”这一概念,探讨有效后逾期仍未还款的解决形式。
一、两次超过三个月的含义
“两次超过三个月”是指持卡人未能依照信用卡合同协定的还款日期归还欠款,银行对持卡人实行两次有效后,持卡人仍未在三个月内归还欠款的表现。按照我国刑法第196条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这类行为属于恶意透支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二、有效的认定
有效是指银行在信用卡逾期还款情况下依据合同约好和法律规定,通过电话、短信、信函等途径对持卡人实行的行为。以下几种情况可认定为有效:
1. 银行在信用卡逾期后,依照合同预约的时间、途径实行;
2. 银行在进展中,明确告知持卡人逾期还款的结果;
3. 银行在进展中,有证据证明持卡人已经收到通知。
三、逾期仍未还款的应对途径
1. 银行将继续
在两次超过三个月后,银行将继续对持卡人实,直至持卡人归还欠款。此时,银行有可能采纳以下措:
(1)加大力度,如增加电话、短信、信函的次数;
(2)通过法律手,如起诉、仲裁等方法追究持卡人的法律责任;
(3)将逾期记录报告给人民银行中心作用持卡人的信用记录。
2. 持卡人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依据我国刑法第196条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可能面临以下法律责任:
(1)承担刑事责任如罚金、拘役、有期刑等;
(2)被列入失信被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乘坐飞机、高铁等;
(3)对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还需承担民事责任。
3. 持卡人可采纳以下措减轻责任
(1)主动与银行协商,说明逾期起因,争取宽限还款期限;
(2)及时归还欠款,避免逾期记录被报告给中心;
(3)如有还款能力,可寻求法律援助,与银行达成和解协议。
四、结论
“两次超过三个月”是信用卡逾期还款的一个关键节点。在有效后,持卡人仍未能归还欠款,将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持卡人应该重视信用卡逾期难题及时与银行沟通,采用有效措避免逾期记录对个人信用造成不良作用。
在信用卡利用期间,持卡人应该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按期还款,避免逾期。一旦出现逾期,应积极配合银行,及时归还欠款,以免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银行在期间,也要遵循法律法规保障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