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在现代社会信用卡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不可少支付工具。随之而来的恶意透支现象也日益严重。多人在采用信用卡时可能存在遇到短信的困扰那么这些短信是不是真实?2020年我国对恶意透支信用卡的立案标准和量刑有何具体规定?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难题。
引语:
近年来恶意透支信用卡的现象屡见不给银行及持卡人带来了多困扰。为了维护信用卡市场的正常秩序,我国相关部门对恶意透支表现实了严格的监管。本文将围绕恶意透支信用卡短信的真实性以及2020年的立案标准和量刑规定实探讨,以帮助广大信用卡客户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一疑问。
一、恶意透支信用卡短信真的吗?
关于恶意透支信用卡短信的真实性,咱们不能一概而论。银行在信用卡欠款时,会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渠道与持卡人联系。 收到短信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恶意透支。也不能排除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短信诈骗的可能性。
1. 真实短信特点:
(1)发送号码为银行官方客服号码;
(2)短信内容明确指出欠款金额、还款期限等信息;
(3)提醒持卡人尽快还款,避免产生逾期费用。
2. 诈骗短信特点:
(1)发送号码为非官方号码;
(2)短信内容含糊其辞需求持卡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
(3)短信中含有恶意链接或诱导持卡人拨打诈骗电话。
在面对短信时,持卡人应仔细辨别,避免上当受骗。
依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的立案标准如下:
1. 恶意透支金额达到1万元以上的;
2. 恶意透支3次以上的;
3. 恶意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途径,逃避还款责任的;
4. 采用虚假的身份证明、虚构的收入证明等手骗取信用卡的;
5. 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量刑标准如下:
1. 恶意透支金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刑或是说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2. 恶意透支金额巨大,处五年以上有期刑,并处或是说单处罚金;
3. 恶意透支金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刑,并处或单处罚金。
需要关注的是,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量刑标准并非固定,具体还需依据案件具体情况来判断。
恶意透支信用卡短信的真实性需仔细辨别,持卡人应增进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同时熟悉2020年恶意透支信用卡的立案标准和量刑规定,有助于咱们更好地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在利用信用卡进展中,广大客户应遵守信用卡利用规定,准时还款,避免产生逾期费用,共同维护信用卡市场的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