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最近是不是总收到若干吓人的短信?比如“最后通牒”“传票”……其实2025年催收短信越来越狠了,别慌今天咱们就来揭开这些短信的真面目,教你怎么应对还能省钱!
说实话谁没收到过几条催收短信啊?比如“再不还款就报警”此类,其实我以前也慌得一批,不过后来发现大部分都是吓唬人的,2025年催收更狠了但咱得知道合法的催收不能超过这个底线。
据统计2024年有超过60%的催收短信存在恐吓成分,但真正构成违法的只有3%左右。
催收短信的套路其实就那几种:威胁型(“再不还就告你”)、恐吓型(“已提交”)、道德绑架型(“作用孩子未来”)……其实这些都是催收公司的惯用伎俩,目的是让你害怕。
不过话说回来谁收到这类短信能不紧张?但记住合法催收不能威胁你坐牢、查封你唯一住房。
其实早就出台了《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规范》,确定条例了催收不能做的事。比如不能24小时轰炸你,不能威胁你家人不能泄露你……这些催收公司其实心里门清,就是看你不知道。
催收行为 | 是不是合法 |
威胁报警 | 不合法 |
沟通家人 | 不合法 |
工作日9点-20点联系 | 合法 |
所以下次收到威胁短信,直接截图保留证据这是你反击的武器!
别慌记住这几步:第一步冷静分析短信内容判断真假;第二步,截图保留证据;第三步,核实贷款情况;第四步,要是确实欠款自觉联系渠道协商。
其实我有个朋友就因为点错了链接,差点被骗走2万块!所以这点千万要留意!
倘使你确实需要还款记住:不要信任催收说的“一次性还清减免利息”的鬼话。真正能省钱的方法是主动联系贷款机构,申请分期还款或推迟。
数据显示主动协商还款的人,平均能节省30%的罚息和滞纳金。
比如你欠1万块逾期一个月罚息或许1000多,但要是你主动申请延期,或许只需要交200-300的延期费。你说哪个更实惠?
真正的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催收,不会在短信里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更不会需求你转账到私人账户。记住这些特征:
我去年就差点上当还好最后核实是假的。所以啊多核实总没错。
其实一直在强化监管,2025年可能将会出台更严谨的催收规范,比如要求催收务必实名制、录音务必告知对方等。不过话说回来催收行业水很深完全杜绝恐吓短信可能还需要时间。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你保留好证据知道自身的权利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倘若你真的被催收扰到,这几个电话一定要记下来:
12315(消费者投诉) 12345(服务热线) 110(报警电话)其实最关键的是:保持冷静别被吓住!大部分催收短信都是纸老虎,一戳就破!
读完这篇文章你还怕催收短信吗?记住你比催收公司更懂法律,比他们更冷静比他们更知道怎么保护本身!2025年让咱们对催收说:来吧谁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