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法律 > > 正文
20257/18
来源:眭磊-债务助手

只还本金不还利息合法吗?2025年最新解析!如何避免被套路?省钱避坑指南+实测攻略

字体:

只还本金不还利息合法吗?2025年最新解析,怎么样避免被套路?省钱避坑指南+实测攻略

嘿老铁们,最近是不是又被各种贷款广告搞得头晕眼花?特别是那些“只还本金,不还利息”的噱头听着是不是特诱人?🤔 我之前也差点被忽悠了,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说道说道,2025年这事儿到底咋样。

“只还本金不还利息”?听起来太美好了吧,

说实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假使真有这类好事那银行早关门了,咱们老百姓也早都发家致富了,😂

这类宣传要么是纯粹的销售话术,要么就是背后藏着猫腻,咱们得擦亮眼睛看清楚。

2025年最新情况:合法吗?

直接给“只还本金不还利息”这类说法,在绝大多数正规金融机构那里,是不合法的也是不或许的,

  1. 只还本金不还利息

    法律条例依照最新的《民法典》和《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疑问的条例》,借贷关系必然涉及利息难题(除非是亲戚朋友间的纯赠与性质借款,且金额不大、期限很短),正规机构放贷利息是合法收入也是其运营的基础。

  2. 监管需求: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利率有确定规定,禁止发放“零利息”贷款(除特定政策性贷款外),那些宣称“无息”的要么是计算形式特殊要么就是违规操作。

  3. 实际操作:金融机构运营需要成本,员工工资、场地租金、保护、风险控制……这些都需要利润来支撑,完全舍弃利息等于本身给自身挖坑。

不排除极少数特殊情况,比如:

  • 扶持的特定项目贷款,或许有阶段性贴息政策,
  • 极短期的小额信用借款,可能利率极低被宣传成“无息”,

只还本金不还利息

但这些都属于特例且常常有严谨的申请条件和审查流程,不会随便给普通人。

小心!这些“只还本金”的套路深着呢!

那些打着“只还本金”旗号的,往往藏着这些小心机:

套路类型 详细表现 实际含义
“隐性利息” 宣传“0利息”但手续费、服务费、管控费奇高。 这些花费加起来可能比正常利息还高!
“打包花费” 把利息算进贷款本金里,让你感觉只还“本金”。 实际还款总额远超你看到的“本金”!
“极短期”陷阱 号称“7天免息”、“30天免息”,但逾期费用吓人。 一旦忘记按期还利息+罚息让你欲哭无泪。
“低息+高需求” 宣传低息或无息但要求采购理财产品或保险。 贷款变成了“销售”的工具。

⚠️ 警告 凡是听到“只还本金不还利息”,第一反应就该质疑。这背后99%有难题!

怎样避免被套路?省钱避坑指南

只还本金不还利息

不想当冤大头?记住这几招:

1. 看清合同逐字逐句。

别嫌麻烦,合同是王道。所有费用包括利息、手续费、服务费、逾期罚息等,都务必白纸黑字写清楚。

  • 利率是多少?是年利率还是月利率?
  • 是不是有其他名目的费用?
  • 还款办法是怎样的?等额本息还是先息后本?
  • 逾期会有什么结果?

实在看不懂?拍照发给懂行的朋友或是去当地银保监部门咨询一下!

2. 比较年化利率(APR)

只看日息、月息简单蒙蔽你!一定要问清楚“年化利率(APR)”,这是最准确的比较标准。

比如某平台说日息0.05%,听起来很少。但算下来年化利率是18.25%,这就很正常了。要是对方死活不说年化利率,那就要小心了!

3. 警惕“手续费”等名目

那些“零利息”的往往用“XX费”来替代利息。计算一下这些费用加起来,是不是比正常利息还高?

举个例子:借1万元3个月说0利息但要收500元手续费。这500元折算成年化利率可能超过20%!

4. 选取正规渠道

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正规网贷平台(可在银保监会查询)相对靠谱。

远离那些在街头拉客、通过非正规渠道推广的小贷公司,他们套路深得很!

✅ 提议 申请前先查查这家机构的资质,有没有金融牌照。

5. 量力而行恰当借贷

别因为“只还本金”的诱惑,就借了本身还不起的钱。评价自身的还款技能选取适合自身的额度和期限。

记住借的钱迟早都要还的

实测攻略:怎样识别“只还本金”陷阱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来模拟几个场景:

场景一:电话推销

推销员:“先生/女士咱们有款贷款产品,只需要还本金利息全免!适合您这类信用良好的客户!”

你的应对

  1. “利息全免?那运营成本谁承担?”
  2. “能发合同给我看看细节吗?特别是费用部分。”
  3. “请提供你们的金融牌照号码,我核实一下。”

假若对方含糊其辞或谢绝提供信息,那就挂了吧!

场景二网贷平台广告

看到广告:“XX平台借款1万元3个月只需还1万元本金!”

你的操作:

  1. 点击进入找到“费率解释”或“产品介绍”。
  2. 仔细查看是否有“服务费”、“管控费”等。
  3. 计算实际还款总额再折算成年化利率。
  4. 对比市场同类产品利率。

若是发现猫腻果断放弃!

场景三朋友推荐

朋友说“我认识个渠道能够办贷款只还本金,利息不用愁!”

你的判断:

  • 这朋友是不是最近赚了什么“快钱”?
  • 这类好事为啥不本身多弄点?
  • 这个“渠道”是正规机构吗?

友情提示:朋友的好意要领但涉及钱的事一定要自身多长个心眼。

总结一下

  • 🔑 核心观点 “只还本金不还利息”基本不合法,是营销噱头。
  • 🛡️ 防护措施 看合同、算利率、查资质、量力而行。
  • 💰 省钱关键 不被“零利息”迷惑,留意实际总成本。
  • 🚫 警示 警惕“手续费”、“销售”等隐性陷阱。

2025年了金融产品越来越复杂,但咱们的防骗意识不能掉队!保持警惕多问多算别被那些花哨的宣传忽悠了。记住💯 合规、透明、低费率的产品才是真朋友!

期望这篇“避坑指南”对你有帮助。假若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精彩评论

头像 范嘉诚-债务征服者 2025-07-18
网贷逾期几个月后,工作人员打电话表示只需还本金,不用给利息,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一般的法律原则。具体分析如下: 法律依据与利息支付: 根据《人民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这意味着,除非贷款主体主动减免,否则逾期还款时。若欠款只还本金不还利息,需依据具体情况处理。首先看借贷双方是否有关于利息的约定。若有书面约定且不违反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价利率四倍),出借人可通过协商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协商不成,出借人可收集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向起诉,诉求通常能得到支持。 若没有约定利息。
头像 常辉-上岸者 2025-07-18
银行贷款一般不可以只还本金不还利息。借贷双方建立贷款合同关系时,通常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本金和利息的偿还方式与金额,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定,借贷人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责任。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可以协商只还本金。当借款人确实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如重大疾病、失业等,导致无法按时足额偿还本息时。
头像 莘航-信用修复英雄 2025-07-18
但实际上,网贷可不是“白拿钱”,借了就得还,而且利息往往比银行高得多。有些平台的年化利率甚至超过36%,利滚利下来,可能比本金还要高。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网贷利息太高,能不能只还本金不还利息呢?根据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合法利率上限是一年期LPR的4倍(目前大约在15%左右)。
【纠错】 【责任编辑:眭磊-债务助手】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3301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