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敢信?就五十块钱差点让我失眠一周,开启手机弹窗像催命符似的,催收电话接二连三我差点以为要被拉黑名单了,这年头谁还没个手滑的时候?可当那红色“逾期”俩字跳出来时,你真的稳得住吗?别急着焦虑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透!
说实话谁还没个“不小心”的时候?就像我上周明明记得还了结果卡顿,钱没到账第二天醒来一看——逾期了!心里咯噔一下那感觉就像走在路上突然被人拍了下肩膀,背后发凉。
你接到的电话是不是先甜后苦?比如“美女/帅哥您的小额逾期已进入提示阶段”,然后话锋一转“再不应对将作用您的芝麻信用和未来贷款”,其实、这套路我熟,去年我朋友就遇到过对方说得跟真的一样什么“传票已发”,吓得他三天没敢出门,不过、后来查了根本没这回事!关键时候你得记住挂断前先确认对方身份,记下工号别被唬住,数据显示90%以上的催收电话在第一句就会诱导你承认“是本人”,千万别踩坑。
你算过这笔账吗?逾期费一般是日利率0.05%,按50元算一天才0.025元,但、假若加上滞纳金(不同平台算法不同),确实会高若干,我去年逾期100块一周后多付了3块多,其实、比起利息更可怕的是“罚息”有些平台会按总额计算。表格对比一下就理解了:
情况 | 50元逾期一周 | 50元逾期一个月 |
标准利息 | 0.18元 | 0.75元 |
含罚息 | 0.3-0.5元 | 1.5-2.5元 |
看到没?其实没你想的那么恐怖!关键是别拖太久。我有个邻居拖了半年最后多付了将近20块,你说冤不冤?
你肯定听过“逾期上征信,以后贷款全完蛋”。但、实际情况是逾期50元短期(比如7天内)常常不会上征信。不过、倘使超过30天未还,那概率就大许多了。去年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95%以上的小额逾期(低于100元)在30天内应对,基本不作用征信。所以、关键在于速度。我有个同事就是这样逾期3天就还了后来查征信,啥事没有。但、你要是拖到45天那或许就真要哭了。
你试过跟客服“砍价”吗?其实、许多平台对小额逾期有宽限政策。我上次就是直接说“我马上还能不能减免部分花费?”对方还真答应了。记住这几句:
我亲测有效!特别是第三句能防止对方乱承诺。去年有个案例某平台员工口头答应减免,结果没操作最后还是收了钱。所以、留痕很要紧!
你以为还完就万事大吉?其实、还有后续。比如:
我朋友就遇到过还完一周后,催收又打来说是“上级部门复核”。直接挂断!记住:正规催收不会在还款后继续施压。数据显示超过60%的二次催收都是违规的。
说实话、这趋势确实让人有点慌。你看现在芝麻信用分、支付分都跟小额履约挂钩了。去年蚂蚁集团就更改过规则,小额逾期或许影响信用分,不过、也有好消息:银保监会去年发文件需求规范小额逾期催收行为。所以、未来大概率是:小额逾期应对起来会规范,但影响范围可能拓展,就像我观察到的现在许多年轻人着手用“信用修复”服务,其实、很多都是被小额逾期逼的。
你有没有发现?咱们越来越被这些“小额信用”绑架了。就像我上周跟朋友聊天,他说“现在连外卖都看芝麻分了。”这感觉、就像生活被无数个小规则包围着,一不留神就踩雷。
还在为那点小钱焦虑?别傻了。真正的化解方法其实很简单。看完这篇保证你下次再遇到此类情况,心里有底手上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