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是不是也经常收到银行发来的信用卡分期短信?什么“0.6%月费率分12期轻松还款”听起来是不是贼诱人?别急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说道说道这分期利率到底咋回事儿,别再被表面的数字给忽悠啦!
你肯定见过银行宣传分期时,动不动就“低至0.6%月费率”。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利息少得可怜?比如你花了1万块钱分12期每期手续费就是10000 * 0.6% = 60块钱,12期总共就是720块钱。哇,好像也就几百块利息嘛。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难题你每个月都在还钱本金越来越少为啥每个月的手续费还是按那笔全款算呢?这不科学啊,这不就像你租房子租了一年的房子住着住着面积变小了,但房租还是按原来的大房子收一样?
没错银行宣传的那个月费率,那叫名义利率它跟实际年化利率那是两码事,实际年化利率才是你真正需要付出的成本,它考虑了资金占用的时间价值,就是你手上的钱被银行用去了,准时间算你实际亏损了多少“钱生钱”的机会。
还是拿那个1万块分12期,0.6%月费率的例子说事。你总共要还720块手续费,按理说你每个月都在还本金比如等额本息还款,每个月还一部分本金加一部分利息,但银行计算那0.6%的时候,它不管你本金还了多少,就按你最初借的1万块来算。
这样一来你实际每个月占用的银行的钱是越来越少滴。但你付的利息(手续费)却是基于最初那笔大额!你想想这个成本能不高吗?
想算出真实的年化利率?其实也没那么难。最准确的方法是内部收益率法(IRR)这玩意儿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许多财务软件、Excel甚至若干在线计算器都能帮你搞定。
简单而言就是把你每个月的还款都算成流,然后找出一个利率使得这些流的现值等于你最初借的本金,这个利率就是你的实际月利率再乘以12,就差不多是年化利率了。
举个例子(数据有点夸张,只是为了解释难题):
其实有个速算公式也能大概估算一下:
实际年化利率 ≈ 月费率 × 24 ÷ (分期期数 + 1)
比如上面的例子0.6% × 24 ÷ (12 + 1) ≈ 1.107%,这个是月利率再乘以12,年化就是13.28%,虽然不如IRR精确但也能让你有个大概概念,比直接用0.6% × 12 = 7.2%靠谱多啦!
你以为所有银行都一个价?天真啦!不同银行的分期费率那叫一个五花八门。
银行类型 | 大致费率范围(12期) |
国有大行(比如工行、建行) | 或许低至2%左右 |
股份制银行(比如招商、中信) | 或许在3%-4%甚至更高 |
看到没?同样是分12期选对银行你可能省下小一千块手续费!办分期前货比三家真的很关键!别光听推销小哥忽悠。
有时候手头宽裕了你想提前把分期还了,觉得能少付点利息省省钱。想法是好的但提前还款可能暗藏“雷区”!
很多银行对提前还款是有失约金的。这个失约金怎么收?五花八门:
举个例子你还剩1万块没还,想提前结清银行条例要收剩余本金3%的失约金,那你就得再掏300块!这一下子前面省下的利息可能还不够交违约金的!
打算分期前一定要仔细看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提前还款的部分。不确定就打电话问银行客服,别到时候傻乎乎的被人“坑”了还不知道。
能不分期就不分期:这是最省钱的方法!信用卡本来就有免息期尽量在免息期内全额还款。分期本质上就是一种“贷款”,是要付利息的。
货比三家选低费率:要是实在需要分期多比较几家银行,选取费率最低的。有时候银行会有优惠活动,比如新客户分期费率减半,多留意一下。
选取合适的期数期数越长总利息(手续费)一般越多,虽然月供压力小了但算下来成本高,期数越短总成本越低但月供压力会大部分。依据自身情况权衡。
理解提前还款政策如前所述提前还款可能不实惠。假如银行收违约金或规定很苛刻那尽量别提前还。倘若想提前还算一下违约金和继续分期利息哪个更实惠。
善用银行的其他产品有些银行有信用卡取现、备用金等产品,利率可能比分期低,但留意取现一般没有免息期且日息较高,用之前也要算好成本。
增强自身的信用额度:有时候分期是因为额度不够,若是额度够高就能在免息期内直接还掉,避免分期。
其实吧信用卡分期这事儿,就像买东西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银行提供分期服务它也要赚钱的。咱们作为消费者就要擦亮眼睛算清楚这笔账,别被那点“小便宜”冲昏了头。
期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你,以后再看到信用卡分期的宣传,你就能心里有数明理解白消费,不再交“智商税”啦!你觉得还有什么省钱小妙招?评论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