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法律 > > 正文
20257/29
来源:范承言-债务征服者

没逾期却被告知逾期!银行平台乌龙大,你的信用还好吗?速来了解!

字体:

没逾期却被告知逾期!银行平台乌龙大,你的信用还好吗?速来掌握,

嘿老铁们。今天咱们聊个让人头疼的事儿——没逾期却被银行说逾期了!这事儿听着像段子可真发生在不少人身上。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差點把征信搞花了现在想起来还后怕。

一、那天的电话让我心凉了半截

上个月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客服,语气严肃“您最近一笔贷款有逾期登记,请尽快化解!”我当时就懵了明明准时还款了啊

挂了电话我赶紧银行App一查,果然显示“逾期1天”!那笔贷款是去年年底办的,每月10号还款我8号就转过去了,怎么会逾期?

二、大白银行“翻车”了

打客服热线等了半天终于接通。客服姐听我描述后,在里查了查然后说“不好意思是显示错误您这笔其实已经还清了。”

没逾期却被告知逾期

这波操作我给“呵呵”,后来才知道银行后台偶尔会“抽风”,把正常的还款登记标错,我那朋友的情况更离谱——他信用卡还款,银行App显示“未出账单”,结果下个月直接算逾期了。

常见“乌龙”类型

  • 延迟更新还款登记
  • 还款金额被误判(比如只还了最低额,却显示全额还清)
  • 银行内部部门信息没同步

三、我的补救经历:越慌越错

当时我第一反应是赶紧截图、录音,生怕银行不认账,后来去银行网点柜员查了查,确实是我还了但提议我写个情况解释,以防万一。

现在想想慌什么?但当时真怕征信被记一笔黑历史。所以啊遇到这类事记住几个字:冷静、取证、申诉

四、你的信用还好吗?自查三步法

别以为此类事离你很远。我整理了个简单自查表,提议都看看:

  1. 开启支付宝或查查本身的“信用分”有没有突然下降
  2. 征信中心网站(或通过银行App)拉取一份征信报告,重点看贷款和信用卡登记
  3. 最近6个月的还款账单,挨个对一遍
自查项 留意点 异常应对
贷款还款日 留意是不是因节假日顺延 提早3天还款
信用卡还款 避免最低还款额陷阱 全额还清

小贴士:

没逾期却被告知逾期

征信报告每年前两次是免费的,别浪费。

五、防患于未然:这些做法能保平安

银行咱管不了但自身的钱袋子得盯紧:

  • 还款后拍张银行App截图,备注好日期
  • 设置还款提示提早5天收到短信
  • 绑定自动扣款但留个心眼,每月查一次扣款登记

我那个朋友后来“银行靠咱们靠脑子,”这话糙理不糙。

六、信用是自身的“隐形存款”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别让银行乌龙毁了你的信用。现在许多大事儿都看征信,房贷、车贷、甚至找工作都或许受作用。

要是你也遇到过类似糟心事,或是有更靠谱的防坑妙招,评论区聊聊?一起避坑!

👇👇👇

精彩评论

头像 常诚-上岸者 2025-07-29
没有贷款但是收到短信逾期首先要做的是识别短信的真假,其次用户应当好好回想下是否曾有过借贷时间久了忘记了,若没有极有可能是以下3种情况:骗贷:不少诈骗团伙会冒用借款人的信息发贷款逾期的短信,短信中会留有电话及连接;用户若没有贷款千万不要打电话或点击链接去查看以免被骗。
头像 傅宇辰-债务结清者 2025-07-29
有时催款信息可能存误差,比如未及时更新还款记录,或者数据传输出现延迟等情况。即使借款人未逾期还款,也可能因为误判或信息错误收到催款通知。遇到类似情况时,借款人应保持冷静,及时核实自身还款记录。
头像 周杰-已上岸的人 2025-07-29
如果你从未逾期过,但收到了逾期诉讼短信,这可能存在几种情况。 误发或诈骗短信 有可能是消费金融平台或第三方催收公司的误发。这种情况下,短信内容通常与你的实际情况不符。
头像 洪军-法务助理 2025-07-29
出错或设置问题金融机构故障,比如数据没同步,把你正常还款记成逾期。平台提前启动催收,还没到还款日就发提醒短信。信息搞错了信用记录更新慢,你还了钱但没及时显示。你和别人同名,或身份证号、手机号相近,信息被误关联。金融机构登记错了你的手机号,短信发到别人那或你收到别人的。某国有大行2022年因升级导致2亿条客户数据异常,造成7万笔正常账户被误判逾期。央行数据显示,当前银行业普遍采用AI+人工双重审核机制,但算法对零逾期用户的识别准确率仅为73%。2 自动触发机制漏洞 某城商行智能催收存在逻辑漏洞,当客户账户余额低于5万元时自动触发预警。
头像 赵辉-实习助理 2025-07-29
网友因为没有逾期,收到这样的短信,不是正常的催收短信,那么有可能是诈骗的。警惕诈骗:对于声称有逾期未处理的电话,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如果怀疑电话是诈骗电话,可以挂断电话并报警。 法律依据 虽然这种情况可能不涉及直接的法律责任,但如果你的个人信息被盗用或受到诈骗,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如果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经济损失。
头像 邵浩宇-诉讼代理人 2025-07-29
以某城商行AI漏洞切入,揭示风控“余额低于5万元自动触发预警”的机械逻辑如何误判26万笔交易,导致无逾期用户被批量催收。结合银保监会数据(准确率仅73%),说明技术漏洞的普遍性与用户被动卷入的荒诞性,引用读者“还款后仍收短信”的典型案例增强代入感。
头像 郭强-已上岸的人 2025-07-29
或操作失误 有时,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可能出现故障或误判,导致错误地发送逾期告知。这种情况下,建议立即与银行或金融机构联系,核实还款记录并解决问题。 另外,还款时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还款未成功,例如输入错误的账户信息、网络故障等。这些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实际未成功还款,从而引发逾期告知。
头像 田浩-债务助理 2025-07-29
根据央行2022年统计,分析节假日调休对账单周期的干扰机制。具体说明银行如何因日期调整错误归类还款记录,导致正常还款被标记为逾期,并给出核查还款记录的关键方法。四步应对策略:从紧急止损到防护 即时响应:联系客服要求出具《催收行为说明书》,强调需在72小时内完成。近年来,许多消费者反映“未逾期却频繁收到催收短信”,这一现象引发广泛争议。本文结合最新司法案例与行业数据,深度解析催收短信“误发”背后的逻辑链,并独家提供四步应急处理指南,助你快速化解纠纷。 催收短信“误发”的三大 误差:AI算法的致命盲区 据银保监会2023年数据显示。
【纠错】 【责任编辑:范承言-债务征服者】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3301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