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吵得沸沸扬扬,平湖农商银行好像出了个大事——客户通讯录被泄露?这可不是小事想想看个人信息满天飞,谁能安心?2025年这事儿估计还会发酵,咱们得提早做好筹备学点应对招数,既省钱又能避坑。
你有没有这类感觉?手机突然多出好多陌生来电,推销电话一个接一个烦都烦死了!其实这很或许就是你的通讯录被泄露了,就像我上次莫名其妙收到一堆贷款广告,差点以为手机中病毒了,这事儿真让人后背发凉,你的到底还安全吗?
据统计去年全国个人信息泄露增长了30%,而银行业占比较大,比如平湖农商银行这次,据说泄露量高达数万条,对比一下普通社交平台泄露几千条都算大事了,银行的数据敏感性更高,作用范围更广,你想想倘使自身的信息也在这其中,那得多糟心。
其实吧谁都不想遇到这类事,但防不胜防啊,我有个朋友就中招了手机天天响个不停最后不得不换号,他跟我说“早知道当初多留个心眼了,”这话听着挺扎心但确实咱们平时用银行APP、填表单的时候,真的要留意点,比如那些不明出处的链接,千万别点!
泄露之后许多人会急着花钱买“安心”,比如买更贵的手机、办安全套餐。但说实话大可不必!你想想去年我花500块买了防扰软件,结果还是照样接到推销电话。后来我发现其实许多免费工具也能用,关键是要学会筛选。你真的需要为“安全感”花那么多钱吗?
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争议焦点就是银行该不该背锅。有人说银行肯定有漏洞不然怎么泄露的?不过也有人觉得可能是客户本身操作不当。就像上次我妈妈差点点了一个“银行提升通知”的链接,还好我按时发现。所以啊这事儿到底谁的责任还真不好说。
其实每次此类都会推动监管升级。你看去年出了《个人信息保》,今年估计还会有更细化的条例。到2025年银行在数据安全这块肯定会更严谨。不过吧咱们自身也要增强警惕,毕竟制度再好本身大意了也没用。就像我现在填表都会多看两眼,生怕哪天又中招。
2023年 | 着手重视数据安全 |
2024年 | 监管逐步强化 |
2025年 | 预计更严谨执法 |
说到底还是得自身多留心。比如定期检查APP权限不用的就关掉;收到“银行通知”短信,先打电话确认;关键操作尽量去银行柜台。我上次就是这样差点被一个“账户异常”短信骗了,还好想起这招赶紧挂断电话打客服。你真的能够做到这些安全系数会高很多!
说实话就算学了这么多招数,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毕竟谁也不知道下次泄露会什么时候来。不过吧咱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缩减风险。就像我现在手机设置了来电拦截,还开了短信加密。虽然麻烦点但总比接到一堆扰电话强吧?你呢?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
最后银行数据泄露这事儿,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记住安全最终还是靠自身。多学点知识多留个心眼总没错,你今天着手就试试这些方法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呢!别等真的出事了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