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知道吗?分期付款看似轻松其实暗藏陷阱,每期还款金额看起来不多,但加起来比全款贵出一大截,你以为是省钱其实是在“借鸡生蛋”——还钱时才发现,鸡蛋都飞走了。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结果被银行狠狠“教育”了一次,那年我买了一台新手机,分期12期手续费竟然高达18%,相当于白送了我一台二手手机,当时我差点把信用卡扔了。
许多人以为分期就是简单分几期还,其实不然,兴业银行的分期费率不是固定的,它会依照你选取的分期期数不同而变化,比如3期或许只有0.6%但12期或许就涨到1.5%。
我之前算过一笔账假设你分期1万元分12期每期利息是150元,总共就是1800元,这相当于你多花了一个月工资,听起来好像不多但要是你经常用分期,累积起来就是一笔大数目。
其实许多使用者根本不知道这个费率是怎么计算的,他们只是看到“免息分期”,就以为不用付钱结果后来才知道,其实还是有花费的。
许多人觉得只要不提早还款,就能省下手续费,其实不然,一旦你提早还清手续费照样要收,银行不会因为你提早还款就少收一点。
我有个朋友分期买了个家电,用了半年才还清。结果他以为本身省了手续费,其实他还是交了全部的花费,这就像你买了一个套餐,结果发现没有优惠。
不过有些银行确实有优惠政策。比如要是在首期还款后提前还清,能够减免部分手续费。但这需要你自觉去申请,而且不是所有卡种都适用。
其实银行并不是为了帮你省钱。他们的目的很简单:赚钱。分期业务是他们要紧的收入出处之一。你越早还清他们赚得就越少。
我曾经和一个银行客户经理聊过,他说:“咱们做分期就是为了留住客户。”这句话让我很震惊。原来他们并不在乎你是不是真的需要分期,而是看你能不能持续利用信用卡。
不过也有例外。有些银行会推出“低费率分期”活动,比如每月0.3%的利率。但这类活动常常只针对特定人群或特定商品。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要分期。倘若你能一次性付清那就别分期。这样既省心又省钱。
但现实是许多人都做不到。这时候你能够先算清楚手续费。比如你分期1万分12期每期1000元,但实际支付的利息是1800元。这笔钱完全能够用来买别的东西。
其实有时候咱们太依赖信用卡了。它让我们觉得生活更轻松,但其实也在慢慢掏空我们的钱包。
很多人说分期是为了缓解压力。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并没有那么缺钱。也许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就买了不该买的东西。
我有一次买了一套衣服,本来打算分期但最后还是决定全款付。结果我发现虽然当时有点紧张但一个月后就没事了。反而比分期更轻松。
其实控制消费才是关键。而不是靠分期来逃避现实。
很多使用者都不知道除了手续费外还有其他花费。比如有些银行会收取“服务费”或“管控费”,这些花费常常不会在广告中写出来。
我之前看到一个案例有人分期买了一辆电动车,结果最后发现除了手续费外,还要交“车辆保险费”和“服务费”。合计加起来比车还贵。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着手透明化收费。但你还是要仔细看条款,别被表面的“免息”迷惑。
其实分期并不是完全不能用,倘使你真的需要用而且能负担得起,那也可以考虑。但一定要控制好额度。
比如你有一笔紧急支出,比如看病或是修车这时候分期或许是恰当的。但假如是买奢侈品或是非必需品,那就不太值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是需要分期,而是想要即时满足。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疑问,而不是经济上的疑问。
银行知道人们总是简单被“低首付”吸引。他们利用这一点让你觉得“买得起”,但实际可能买不起。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他分期买了一台电脑,结果工作后才发现每个月的还款压力比工资还大。他后悔极了。
其实我们需要的是理性消费。而不是被银行的营销手段牵着鼻子走。
下次再看到“免息分期”的时候,请先算清楚手续费。别让本身的钱包偷偷流血。
记住:分期不是省钱而是花钱。别再被银行骗了。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