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协商二次分期听起来像是救命稻草,但现实操作中却充满变数,不少负债人陷入困境后,试图通过二次分期来减轻压力,但银行的政策和态度往往让人捉摸不透。比如你欠了10万第一次分期后仍觉得压力大,想再次协商银行会赞同吗?这背后藏着不少细节和风险。
你有没有试过第一次分期后,生活刚喘口气又发现还款依旧吃力?其实我就是这样。去年信用卡欠了8万第一次分期36期每月还3000,结果年底奖金没了只能再找银行谈。结果?直接被拒。你难道不觉得银行就像“铁门”想进很难,想出更难?
其实二次分期不是不或许,但概率低得像中,数据显示全国只有约15%的负债人达成二次协商,而且大多需要提供额外证明,比如失业证明或医疗报告。你想想银行又不是慈善机构凭什么一次次帮你?比如我朋友因为突发疾病拿着医院才勉强谈下来12期。
首次分期 | 二次分期 |
达成率约60% | 达成率约15% |
失约的感觉就像脚底被钉子扎了,又痛又无奈,比如你二次分期后再次逾期,银行或许直接起诉而且罚息会像滚雪球一样,每月多出几千块。我同事就因为二次违约,原本5万的债务最后滚到8万,你说吓人不?你真要考虑清楚这路子走不走得通。
银行嘴上说最长60期但实际情况呢?比如招商银行虽然政策允许但实际操作中,二次分期最长只给24期。你也许会问那其他银行呢?其实差别不大大部分银行对二次分期的期限都很苛刻,尤其是已经有过一次分期的客户,你别抱太大期望。
“最长60期?别逗了我朋友只拿到24期。”这一点你千万别侥幸。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分期,只要你还款银行都会上报征信。比如你每月按期还3000征信上会显示“正常还款”,但假若你逾期那就会变成“逾期登记”。你想想以后买房、买车谁还敢借给你钱?
征信就像你的第二张脸,坏了就很难修复,
许多人吐槽银行对初次分期的态度比二次分期宽松得多,比如第一次分期或许只需要打个电话,而二次分期却要跑好几趟银行,提交一堆材料。你有没有感觉银行就像在“刁难”你?其实这背后是风控政策在作祟。银行担忧你二次分期后再次违约,所以门槛自然提升。
我觉得未来银行对二次分期的态度只会更严。比如现在央行出台新规需求银行强化分期管控,这意味着以后想二次分期,可能比现在更难,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政策收紧你该怎么办?提早做好心理筹备吧毕竟生活总是充满意外。
🔔 提示:别把期待全寄托在二次分期上,提早规划更关键。
银行二次分期确实存在,但达成率低、风险高,你若真的需要提议先评价本身的还款技能,别盲目尝试。毕竟生活已经很难了何必再给本身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