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去海北到新疆禾木的路说长不短但真走起来累得够呛。这些年这趟旅行成了热门可游客的槽点不少尤其是大团出行。记得去年我跟朋友组团跑了一趟那体验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现实痛点:人太多心太乱
那会儿一上车就发现不对劲大巴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空间有限不说空气还闷得慌。导游说了这次团有四五十号人呢!一路上有人嫌座位不够宽,有人抱怨没吃饱,还有人因为抢厕所吵架。我当时就想此类体验谁能受得了?后来查了下数据,国内类似规模的大团,平均投诉率能到20%,而禾木那边的景点又分散,大家总在赶时间,连拍个照都得排队,真是糟心。
风景美,服务差
其实景色是真不错,蓝天白云配上草原雪山,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可难题是,导游忙得顾不上给大家讲啥,领队只管催促快走。记得路过一个牧民家,大家想买点特产结果领队说“别耽误时间”直接拉人走了。说实话,我当时特别失落,心想好不容易来一趟,连当地文化都没好好感受。后来听说,很多大团都这样,主要是为了赶行程,利润高嘛。
吃住难题:凑合着过呗
住宿也是一大槽点。记得那天晚上到了一个小县城,说是四星级酒店但房间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洗澡还得排队。更惨的是晚餐,菜品种类少得可怜,味道也不咋地。后来我问同行的朋友,他们说此类情况很普遍,尤其在旅游旺季,资源紧张,价格还贵。我心想,花了这么多钱,结果住得比家里还差,这谁顶得住?
创新尝试:小团化、定制化成新方向
后来听说,有家公司搞了个小团模式,最多也就十来个人,不仅安排更细致,还能随时调整路线。有个朋友告诉我,他们去年报的小团,导游专门带大家去了几个隐藏景点,拍的照片特别好看。而且,吃饭和住宿也都提前规划好了,体验感明显好很多。我觉得,此类途径挺值得推广的,毕竟谁不想花同样的钱,却得到更好的服务呢?
争议焦点:成本与体验的平衡难题
不过话说回来,小团虽然体验好,但价格也翻倍了。我算了一下,大团人均费用大概一千出头,而小团要三千以上。这个差距对很多人对于有点大。而且,小团虽然人数少但运营成本脯万一报名人数不够,整趟旅行可能就黄了。所以啊,到底怎么找到那个平衡点,还是个难题。像我身边就有朋友纠结,最后还是选择了大团,说便宜是硬道理。
我的一点感受
这趟海北到禾木的旅行让我明白了,选择真的很关键。倘使你追求性价比,那大团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但要是想享受高品质服务,就得做好心理准备。其实,我觉得旅游业可多听听游客的声音,把更多主动权交给消费宅让大家本人决定怎么玩。毕竟,旅行的意义,不就是让本人开心吗?
大家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