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佳木斯到厦门胡里山炮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前阵子我从东北的佳木斯出发一路南下直奔厦门。这趟旅程,从胡里山炮台开始。说实话,我以前总觉得炮台这类地方就是个冷冰冰的历史遗迹,没想到它竟然藏着那么多故事。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像我这样跑去看老炮台的人有多少呢?
为啥没人记得这些“老古董”?
其实吧,这些年咱们的文化旅游搞得挺热闹但很多像胡里山炮台这样的历史景点却有点被冷落了。我查了一下数据全国有超过5000座类似的军事遗址,但真正能吸引游客的不到十分之一。我去的时候发现,游客里头年轻人很少,大多数是带孩子的家长或退休老人。为韶?我觉得难题出在宣传上——现在的景区都在拼命搞网红打卡点,像胡里山炮台这类地方,既木有花海,也没啥灯光秀自然就被忽略了。
站在炮台上,耳边全是海浪声
那天我在炮台上站了很久,风吹得人头发乱飘。说实话,第一次看到那些大炮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震撼——这么大个家伙,当年是用来干嘛的?后来听讲解员说这些炮曾经成功击退过外国侵略宅我才明白它们的意义。不过说实话当时我脑子里一直在想:“现在的年轻人会关心这个吗?”后来我问旁边一个姑娘她回答:“我也觉得挺厉害的,但就是不知道怎么拍照片发朋友圈。”唉,这真是个现实疑惑啊!
触感与温度,历史的另一种打开形式
那天我还特意摸了摸那些锈迹斑驳的大炮,冰冷的金属感让我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你知道吗?这些炮从清朝一直用到现在,算下来已经快两百年了。想想看,要是把它们放在博物馆里,可能大家会觉得更“高大上”,但在户外它们显得特别接地气。不过呢,我也有点担心——这么暴露在外,会不会有一天因为年久失修而毁掉?
厦门的慢生活和炮台的快节奏形成鲜明对比
离开炮台后,我去了厦门的老城区逛了逛。这里完全不一样,到处都是咖啡馆和小吃摊,人们说话的声音都带着笑意。说实话我觉得胡里山炮台更像是个严肃的老师,而厦门则像一个活泼的朋友。不过呢,我觉得此类反差挺有意思的。假使你来厦门,建议先去炮台感受一下历史的重量,然后再去老城区放松心情,两种体验都很棒。
未来这些老炮台会变成什么样子?
最后我想聊聊我的一点小想法。我觉得像胡里山炮台这样的地方,不能只靠门票收入维持,应想办法吸引更多年轻人。比如可以推出部分互动项目,让游客穿上军装拍照,或搞个VR体验区,重现当年的战斗场景。当然啦,这需要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只要用心去做,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看这些“老古董”。
好了这就是我的分享啦!假若你也计划去厦门玩,别忘了给胡里山炮台留点时间。虽然它不像鼓浪屿那么文艺,但绝对会让你记住它的特别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