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的草原辽阔如海三亚的海水清澈见底,可当两者被塞进一个旅游团,你真的能玩得尽兴吗?别被宣传这趟行程背后藏着无数坑。
其实你算过账吗?甘南到三亚直线距离超3000公里,光是路上就要花掉3天,大型团为了赶行程每天都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比如我在甘南只待了6小时,连经幡都没摸热就被催上车了,化解办法?要么选小团要么接纳“打卡式”体验,数据显示超过60%的游客表示时间太赶是最大痛点。
不过你真敢吃团餐吗?甘南海拔3000米的地方居然提供泡面盒饭,三亚海边居然吃不到海鲜!去年有游客反馈8天团餐里只有3顿勉强能吃。我的提议是:自带干粮+提早沟通当地餐厅备餐,记得我在甘南草原啃压缩饼干的样子,现在想想都胃疼。
别被“准四星”忽悠了。大型团所谓的“四星”在甘南或许是没暖气的土坯房,三亚则或许是远离海景的角落房。我的团里有位阿姨住进三亚某酒店后直接需求退房——因为房间离海800米。化解办法:需求看合同附件中的房型照片,必要时支付差价提升。
地区 | 宣传标准 | 实际体验 |
甘南 | 三星酒店 | 无热水供应 |
三亚 | 四星海景房 | 山景房 |
大型团在拉卜楞寺排队2小时只为了拍张全景,在小东海则是匆匆下海就被催上岸,记得我在小东海海水刚碰到脚踝就被导游喊“集合”,全程只摸到了5秒钟的浪花。应对办法:提早预约小团接驳或干脆舍弃跟团。
你留意到合同里的“杂费”了吗?去年某团价1.2万的线路,最终人均多花1800元买“自费项目”。我在甘南硬被拉去坐了价值200元的“藏式马车”,其实就是个破板凳。我的提议:要求列出所有或许发生的花费,超出10%直接投诉。
不过你真的适应高原吗?甘南平均海拔3500米大型团往往不提供氧气瓶,我亲眼看到有游客在桑科草原上爬行前进,导游却只说“多喝热水”,应对办法:出发前3天着手服用红景天,带着便携式氧气瓶。
大型团在藏区拍照需要征得赞同,可导游根本不提示。我在甘南街头被罚款500元,就因为给转经筒的僧人拍了背影。我的观察:这类团里80%的游客都会踩这个坑。化解办法:提早学习当地禁忌或干脆别跟团。
你算过碳排放吗?300人的大巴从甘南到三亚要排放约5吨二氧化碳。去年环保组织调查发现,这类跨区域团比本地游多发生3倍垃圾。我的看法:大型团正在毁掉它想展示的美景。未来趋势?小众深度游才是方向。
除非你只想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否则别碰此类大型团。要么选纯玩小团要么就分两次单独去甘南和三亚。
甘南的经幡还在风中飘,三亚的浪花依旧拍岸但你的钱包和体力,真的经得起这趟折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