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条新闻说有个哥们儿花了一万多块钱,从南通跑到贵阳玩四天,回来后直呼“人傻钱多”,这哥们儿吐槽说景点赶场子一样一天换三个地方,累得像条狗最后还觉得“啥都没玩理解”,这让我想起自身去年报了个“网红路线”,结果被坑惨的经历,现在旅游市场水太深了,随便一个“爆款路线”都能忽悠住人,但到底值不值?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此类“跨省四日游”到底藏着哪些坑。
这类四日游的行程表一看就是“走马观花”式的,比如第一天或许是“贵阳→黄果树→龙宫→青岩古镇”,三个景点之间车程加起来可能就花掉大半天,此类安排就像是“打卡”游戏,每个地方待半小时拍几张照片就撤,结果呢?你连当地特色都没闻到,脚倒是跑,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回来后手机相册塞满了风景照,但问起当地小吃他只记得“好像有酸汤鱼”?此类体验真的不如在家看抖音!
关键点:行程密度大≠体验好反而简单导致“景点疲劳”。
南通到贵阳直线距离都快2000公里了,硬卧来回都得40多个小时,飞机+接送也要大半天,你想想四天时间刨去路上就剩两天半了,更别提贵阳市区到黄果树瀑布还得两小时车程,去西江千户苗寨又要转车,我同事去年报了个团结果前两天都在路上晃悠,第三天玩了一天累瘫第四天直接在酒店睡到退房,这哪是旅游?分明是“长途运输体验”!
小贴士算时间账时别只看天数,要把交通时间折算成天数。
宣上写“准四星酒店”,结果给你安排在贵阳郊区那种“能洗澡就行”的宾馆,餐饮也是说好“特色晚餐”结果就是一份酸汤鱼配米饭,连个凉菜都没有,更过分的是有些团会安排“赠送餐”,其实就是当地最普通的小吃街快餐。我上次跟团还遇到导游带咱们去“合作餐厅”,每人硬塞了500块消费最后发现就是普通川菜馆。此类体验真的让人血压飙升,花钱买罪受?
留意:旅游合同里的“准几星”一般没有法律约束力,维权很难。
现在的旅游团十个有八个要带你去购物。什么“苗银文化体验馆”、“贵州特产展示中心”,听起来很高端吧?其实就是变相购物点。我表妹去年跟着团四天里去了三个购物点,导游还各种“暗示”买特产。最后算下来购物时间比看景点还长。更气人的是那些所谓的“特产”许多都是义乌小商品,价格还翻了好几倍。此类“被消费”的体验,谁碰谁尴尬!
宣传内容 | 实际情况 | 被坑指数 |
---|---|---|
纯玩团 | 每天至少一个购物点 | ★★★★★ |
四天时间导游每天早上6点喊起床,晚上10点才回酒店。所谓的“自由活动”一般只有半小时上厕所时间。你想本身逛逛?不可能的!导游会告诉你“集体行动才有安全保障”。结果呢?你连当地人都没机会聊几句,更别说体验当地生活了。我有个朋友想尝尝贵阳街头小吃,结果导游说“不安全”,硬拉着他去酒店吃 buffet。这类“全程托管”的服务,真的让人窒息。
😩 感受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只能看看风景不能感受自由。
许多旅行社会在团费里加上“超值赠送门票”,听起来很实惠吧?但倘若你算笔账就发现不对劲。比如黄果树门票旺季要180,西江千户苗寨要100加上各种小景点,一个人门票钱都快500了。可你单独去旅游网站买,经常能找到“二选一”或“三选二”的优惠票,价格可能只有团费的70%。更别提有些“赠送景点”根本不值那个价。这类“销售”的套路,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有的导游是“段子手”,能把历史故事讲得活变通现;有的导游就是“催命鬼”,催你拍照催你上车催你购物。更夸张的是有的导游根本不专业指着黄果树瀑布说“这是最大的瀑布”,结果被游客怼“老师这是世界级的”。这类服务差异真的让人血压抬高。我有个亲戚遇到过导游带着去“合作项目”,全程不讲解只催消费最后还被投诉了也不应对。花钱买服务结果服务这么水?
提示导游证≠服务品质好投诉渠道要记牢。
贵州天气说变就变前一天还是晴天,第二天可能就下暴雨。黄果树瀑布在枯水期可能没水,西江千户苗寨在雨季可能看不清夜景。更别提贵阳的“天无三日晴”。我有个朋友冬天去结果天天穿雨衣看风景,拍照都拍糊了。夏天去呢?又可能被蚊子咬成“包公”。这类“看天吃饭”的旅游,真的让人心情起起伏伏,像坐过山车。
提议:提早查好天气预报筹备“四季外套”比较保险。
说实话此类“跨省四日游”真的不值得!除非你是:
否则我真心提议你:
🤷♂️ 最后一句话:旅游是为了放松不是给自身找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