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翡翠 > > 正文
20255/8
来源:徐英军-珠宝商

古玉灰皮与白霜现象的原因、鉴别方法及其价值评估是怎样的?

字体:

灰皮与白霜:藏玉路上的“绊脚石”?

说起古玉,很多人觉得它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词。可你知道吗?灰皮和白霜这两个东西,常常让玩玉的人头大。它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

我的困惑:为什么总踩坑?

说实话,我第一次买古玉的时候,就被灰皮骗了。卖家说这是“包浆”,但我回家仔细一看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灰皮不是什么好东西。再比如白霜,我也吃过亏,以为是“沁色”,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每次想起这些经历,我都忍不住想:为什么这些东西这么难分辨啊?

古玉灰皮与白霜现象的原因、鉴别方法及其价值评估是怎样的?

---

灰皮:外表光鲜,实则隐患

灰皮其实是一种表层氧化的现象,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古玉长期埋在土里,表面吸附了部分泥土杂质。它的特点是看起来像一层灰蒙蒙的东西摸起来可能有点粗糙。有时候,灰皮还会带点颜色变化,比如黄色或是说褐色。但你要知道,此类东西并不值钱反而会掩盖玉器本身的美。我有一次看到一块有灰皮的玉卖家说得天花乱坠,但我用手一摸,心里就凉了半截——手感太差了!

古玉灰皮与白霜现象的原因、鉴别方法及其价值评估是怎样的?

---

白霜:沁色还是假象?

白霜呢很多人容易把它当成沁色。其实白霜是玉器内部的水分结晶,一般出现在玉器表面或裂缝里。它看起来像一层薄薄的雾气,有时候还会发亮。不过白霜的分布往往比较杂乱,不像沁色那样自然流畅。我记得有一次去市场,有个摊主拿出一块白霜满满的玉,说是“天然沁色”。我当时真想告诉他:“兄弟,这不是沁色,是白霜!”虽然白霜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假如你不懂行很容易被忽悠。

古玉灰皮与白霜现象的原因、鉴别方法及其价值评估是怎样的?

---

鉴别方法:靠眼力更靠经验

鉴别灰皮和白霜,其实不存在特别科学的办法,主要还是靠经验和手感。比如说,灰皮摸起来一般比较硬,而且不容易擦掉;而白霜则相对松软若干轻轻一擦就能去掉。当然啦,有时候也会遇到特殊情况,这就得看你对玉器有多熟悉了。记得有一次我朋友拿着一块玉来找我帮忙鉴定,他说是灰皮,我觉得更像是白霜。最后咱们俩一起查资料、请教老师傅,才搞清楚真相。

---

价值评估:灰皮白霜作用几何?

灰皮和白霜到底对古玉的价值有多大作用呢?其实这要看具体情况。倘若灰皮太厚或是说白霜太多那肯定会作用美观,价值就会打折扣。但倘若应对得当,比如通过清洗或盘玩让它们变得柔和自然,还是能提升玉器的整体美感的。比如我有一块曾经长满白霜的玉,经过长时间盘玩后,现在光泽特别漂亮,连朋友都羡慕得不得了。

---

玩玉是一场修行

灰皮和白霜虽然让人头疼但也算是古玉的一部分特色吧。玩玉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场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旅程。就像我当初一样,踩过不少坑,但每一次教训都让我离真相更近一步。所以啊大家在买玉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儿,别光听卖家的一面之词多看看、多摸摸,慢慢积累经验才是王道!

大家还看了:
古玉灰皮   

精彩评论

头像 郝帅-用户 2025-05-08
我格外喜欢高古玉表面的灰皮。 有的浅浅一层,有的深入玉肌。 就像是秋天早晨起来一层白霜。 有的像极了蓝天上朵朵白云。 灰皮的出现,伴随古玉的皮壳老化。
头像 蔡铭俊-用户 2025-05-08
古玉的灰皮是怎么形成的?古玉灰皮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土壤环境因素。古玉长期埋于地下。(1)珍稀:由于古玉灰皮白霜的稀少性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珠宝市场的稀缺之物,故此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2)美观:古玉灰皮白霜的色泽雅致。
头像 苏梅-翡翠收藏家 2025-05-08
这种白化现象,性状与玉料中的杂质区别明显,应该是古玉在埋藏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内生的质变,具体原因目前未见科学解释。 上海博物馆收藏西汉韘形玉佩 七是古玉白化之鸡骨白。在出土古玉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有一种玉器表皮变白的现象,这个就是“白化”现象。有地质学者研究表明,古玉的白化是由于受到入埋环境影响,玉质结构发生变松、丧失透明度所造成。
头像 何洁-翡翠买手 2025-05-08
在古玉的表皮上,常见一种名为“灰皮”的现象,其表现为白色或乳白色的一层看似“包裹物”。灰皮作为古玉的一种特殊形态对其实施正确鉴别和保养至关要紧。灰皮常出现在生坑古玉之表面,伴随着玉质的蜕变。玉材越差,灰皮越严重。从浅浅的一层白膜,到状如朽骨,并非外源物质的进入,而是玉质本身的失色。其根本原因。
【纠错】 【责任编辑:徐英军-珠宝商】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3301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