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鉴别翡翠玉石、金银奖牌等贵重物品时,密度测量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它能帮助咱们迅速判断物品的货真价实,让咱们在选购时更加放心。
翡翠被誉为“东方宝石之王”,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密度,密度是鉴别翡翠真伪和评价其品质的要紧指标,那么怎样准确地测量翡翠的密度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测量翡翠密度的基本方法是间接测量,需要筹备一个精确的电子天平、一个装有蒸馏水的容器以及一根细线,将翡翠用细线系好。
其实许多翡翠爱好者愿意花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采购翡翠首饰,他们往往忽视了出资几百元采购一个国产显微镜的要紧性。科学才是咱们辨别翡翠真伪的火眼金睛。
咱们将为您详细介绍怎样检测翡翠的密度,这个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只需几个步骤即可完成。
清洁翡翠采用软布或棉签清洁翡翠表面。
通过上面的方法咱们就能够得到翡翠的密度,然后与标准的翡翠密度执行比较,就能够判断翡翠的真假了。
一般而言假若翡翠的密度在2-4g/cm³之间,就解释是真翡翠。
沉浮法是一种利用密度差异来测量翡翠密度的方法。
首先要筹备一个翡翠样品和一种移液器,其中注有密度较高的液体,如溴化苯。
将移液器放在一个容器中,使其腰部与液体接触然后将翡翠样品放入移液器中。
通过更改移液器内的液体体积,使翡翠样品在液体中漂浮。
记录下液体的初始体积和翡翠样品的品质。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翡翠的密度。
测量翡翠密度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水位法、浸泡法和火烧法等。其中较为简单和常用的是水位法和浸泡法。
水位法:先用称量器称出翡翠的净重,用容量较大的烧杯盛一定量的水,将翡翠轻轻放入烧杯中,使水位上升。读取水位记录水的容积。
将烧杯的容积与翡翠的净重执行比较。用Δm除以水的密度(1g/cm³),得到翡翠在水中的体积,记为V。用m1除以V得到翡翠的密度,记为ρ。
浸泡法将翡翠完全浸入水中记录水的体积变化,再结合翡翠的质量计算密度。
此类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家庭自测。
玉种 | 密度(g/cm³) |
---|---|
翡翠 | 3.4 ± 0.06~3.4 ± 0.09 |
青海翠 | 6.1 ± 0.12~6.1 ± 0.04 |
岫玉 | 5.7 ± 0.23~5.7 ± 0.13 |
东陵玉 | 6.4~7.1 |
独山玉 | 7~0.9 |
和田白玉 | 9.22 |
青白玉 | 9.76 |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玉种的密度范围。
最近总有若干朋友问:“翡翠的密度该怎么样测量?”对买了翡翠珠宝的朋友发图请别人帮忙辨别翡翠的真假是常有的事,早已见怪不怪。
不过面对朋友提出的的难题,我又该怎么样作答呢?只能简单地做个小实验,教大家粗略知道翡翠的密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起动手做以下这个实验吧。
注:本文为民间方法仅供参考,
翡翠这一富含东方韵味的美玉,自古以来便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犹如一位温婉含蓄、韵味无穷的东方女子,孕育于大自然母亲的怀抱里,经历亿万年才展现出那独有的迷人风采。
讲述翡翠的密度其实是在向您娓娓道来它深藏质感与重量间的秘密。
文儿在这里与各位分享一个古老却实用的知识。
记得多实践多观察,才能真正掌握这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