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最近是不是也被那些琳琅满目的玉石搞晕了?特别是和田玉和石英质玉,这两家伙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我可是踩过不少坑才弄理解的,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这个话题。
简单直接点说和田玉不是石英质玉,这俩虽然都是玉石但成分、产地、价值都差得远呢,我有个朋友前年花了不少钱买了个“和田玉”手镯,后来找人鉴定结果说是石英岩,气得他直拍大腿。
咱们先看看和田玉,它其实是一种叫做透闪石的矿物集合体。透闪石这名字听着有点专业,但你能够想象成一种天然的、特别细腻的石头。和田玉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的透闪石含量特别高,能达到90%以上而且结构特别紧密均匀。
我第一次接触和田玉是去新疆旅游时,在一家小店里看到一块温润的玉料,摸上去凉凉的手感特别舒服,老板说“这可是真真正正的和田玉,你看这光泽,这手感哪是石英能比的!”当时我还不太懂但那种温润细腻的感觉确实很特别。
和田玉按产地分主要有以下几个“家族”:
我有个表姐就特别喜爱和田玉,她收藏了好几块籽料每次拿出来都宝贝得不行。她说“你看这皮色这毛孔都是大自然造的,假不了。”
再而言说石英质玉。这名字听着好像和和田玉有点关系,其实完全是两码事。石英质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咱们常见的石英。这类石头分布特别广许多地方都有。
石英质玉有许多种比如:
我大学室友就喜爱买各种玛瑙手串,她说:“玛瑙便宜又好看戴着也舒服。”确实石英质玉的价格往往比和田玉低不少,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不良商家会用它来冒充和田玉。
虽然专业鉴定需要仪器,但咱们普通人也能看出点门道:
特征 | 和田玉 | 石英质玉 |
---|---|---|
光泽 | 油脂光泽 | 玻璃光泽 |
手感 | 温润细腻 | 冰凉清爽 |
硬度 | 6-6.5 | 7左右 |
密度 | 较高 | 相对较低 |
我第一次用手电筒照和田玉和石英岩时,发现和田玉透光但不透明,有种朦胧的美感;而石英岩则非常透明,像玻璃一样。这个区别还是挺明显的。
其实也不奇怪起因有这么几点:
我表哥就遇到过此类事。他在网上买了个“碧玉”吊坠,收到货发现颜色特别鲜艳,但仔细一看里面还有气泡呢!后来才知道是染色石英岩,气得他直接退货。
假使你也喜欢玉石这里有几个小提议:
我有个做珠宝的朋友跟我说:“买玉就像谈恋爱要用心感受,真正的和田玉拿在手里会让人觉得舒服、安心。”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简单而言:
所以下次再看到“和田玉”时,不妨多留个心眼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最好再请行家帮忙鉴定一下,毕竟谁也不想花大价钱买个石英岩回家不是?
最后提示大家:玉石收藏水深出资需谨慎享受过程更关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