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翡翠是从沉积岩开始,经过特殊环境转变为变质岩,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翡翠。(变质作用是原岩在新的特定环境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当然在这种变化过程中也可形成一定种类的宝玉石矿床。)变质岩中产出的宝玉石种类繁多,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石榴子石、堇青石、夕线石、蓝晶石、十字石、翡翠等。
从艺术角度看,(翡翠和玉虽同属宝石,但它们各自的形态和颜色都各具特色。)翡翠的色彩丰富多样,有绿、黄、紫、红、黑、白、透明等多种,色泽鲜艳而内敛,给人以清新凉爽的感觉。而玉的颜色主要以白色、黄色、绿色、灰色、黑色为主,色泽温和明亮,含蓄内敛,宛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情怀。
在文化精神上,人喜欢给各种玉石排个名次,比如“四大美女”、“四大才子”,还有“四大名玉”。这四大名玉分别是新疆的和田玉、河南的南阳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北方人一般把和田玉或岫玉称为玉,而南方人则把翡翠称为玉。)那么翡翠到底是啥呢?我们从岩石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
(玉石广义上指的是一切美丽的石头,但通常我们所指的玉石,如和田玉、翡翠等,则是指具有特定矿物成分、达到一定硬度和美观度的宝石。)翡翠又称玉,是玉石中的一种,主要由硬玉矿物(以钠铝硅酸盐为主)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因其颜色鲜艳、质地坚硬、光泽温润而备受青睐。
其实,从岩石学角度来看,翡翠是一种岩石,它是由以硬玉为主要矿物质成分的辉石族矿物和角闪石族矿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是一种硬玉岩或绿灰石岩。(翡翠是商业名称,具有历史性专属性。从岩石学角度来定义翡翠应为:具有工业价值和商业价值,达到宝石级的硬玉岩或绿灰石岩。)
翡翠的主要组成矿物是硬玉。翡翠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钠铝硅酸盐(NaAlSi2O8),并含有钠铬辉石、绿辉石、角闪石、长石等其他矿物杂质。(以下是其核心特征和内涵的综合阐述:基本属性矿物组成翡翠本质是一种岩石类矿物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构成,但不同于纯硬玉。)在民间或玉石行业内还可以狭义地把“玉”分为软玉和硬玉。软玉是指不包含翡翠,而以和田玉、昆仑玉等为主的玉石,硬玉是指翡翠或翡翠岩石。
成分 | 含量 |
---|---|
钠铝硅酸盐(NaAlSi2O8) | 主要成分 |
钠铬辉石、绿辉石、角闪石、长石等 | 次要成分 |
翡翠的硬度为摩氏5-7度,相对密度在2.5-4之间。(而玉,如和田玉,主要由透闪石组成,透闪石与阳起石的集合体可以简称为透闪石玉。它的摩氏硬度在6-5之间,密度在2.9-3.1之间。)正因为翡翠的硬度比和田玉高,所以在1863年,人们开始将翡翠作为一种宝石。
什么是玉?(古人云:“玉为石之美者”,俗话说得好石头叫做玉。而且玉的含义很广,包括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玛瑙、绿松石、石英、寿山石、鸡血石等。)事实上,玉器行业中可以把玉器分成软的或硬的。软玉中有和田玉、昆仑玉等玉石,硬玉是指翡翠和翡翠岩石。
(石英岩玉是指由石英、钠长石、集长石、云母等矿物质组成的岩石,是古代玉器中的主要类型。与石英岩玉相比,翡翠的硬度较低,质地较软,但也具有相似的颜色和玉质感等特征。) 在古代,翡翠也常用于制作玉器,以替代硬度较高的石英岩玉。
翡翠虽然不属于石英岩玉,但在玉石行业的民间视角中,“玉”又被简化为软玉和硬玉两大类。(“玉”是一个包含多种玉石的广泛概念,涵盖软玉和硬玉等,并在珠宝学和文化中有特殊意义。软玉这一概念并不包含翡翠,而是主要指和田玉、昆仑玉等玉石。相对而言,硬玉则特指翡翠或其岩石。)
当我们漫步在珠宝店,常常会被那柜台中琳琅满目的玉和翡翠饰品所吸引,它们或温润细腻,或晶莹剔透,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很多人却傻傻分不清楚,玉和翡翠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