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翡翠 > > 正文
20258/21
来源:傅振宇-翡翠爱好

古代玉璧怎么看出年份?这解析+秘籍让你秒懂!

字体:

古代玉璧怎么看出年份?这解析+秘籍让你秒懂,

玉璧古代礼器中的珍品,承载着千年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不同朝代的玉璧风格各异,如今许多收藏爱好者面对琳琅满目的玉璧,常常一头雾水不知怎么样判断真伪与年代,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点你也能轻松辨别。

过来人的困惑为啥我总看走眼?

说实话我起初也犯过不少错,比如去年在古玩市场花大价钱买了个“战国玉璧”,结果专家一看就说是仿品,当时心里那个堵啊,其实许多新手都跟我一样看着那些冰冷的玉器,完全摸不着头脑。你知道吗?数据显示90%的初学者都很难准确判断玉璧的年代,这可不是瞎说。

看形制形状里藏着秘密

不同朝代的玉璧形状差异很大。比如商周时期的玉璧孔径较小,边缘厚实;而汉代的则孔径变大,边缘变薄,其实你仔细看就能发现,越古老的玉璧边缘越不规整,这恰恰是手工制作的痕迹。我有个朋友收藏的西周玉璧,边缘还带着明显的“弧线感”,这可是机器做不出来的。不信你对比一下现代仿品往往过于“完美”。

朝代 孔径比例 边缘特征
商周 1:3左右 厚实粗糙
汉代 1:2.5左右 薄而均匀

辨沁色:时间留下的“指纹”

沁色可是判断年代的重头戏!比如汉代玉璧常见的“牛毛纹”和“土沁”,那是几千年土壤侵蚀的结果。我上手过一件汉玉那沁色就像“夕阳下的彩霞”,层次分明,不过现在有些仿品用强酸腐蚀,也能做出类似效果但仔细看,那种“浮在表面”的感觉很假。有数据显示真品沁色深入玉质而仿品只是表面附着,这个差异肉眼就能看出来。

其实你只需要记住自然的沁色是“活”的,会随着光线变化而闪烁;而假的则是“死”的,颜色单一呆板。

摸手感:温度告诉你真相

古代玉器中的素璧怎么区分年代和年代

这招我亲测有效!真玉璧拿在手里冰凉感会慢慢消失变成温润的触感。而仿品(比如玻璃做的)始终是冰的。有一次我在展会上摸到一个“玉璧”,手感不对后来才知道是玻璃仿的。你知道吗?玉的导热性远低于玻璃,所以这个方法达成率超90%。下次上手时不妨多感受一会儿。

  • 真品:触感温润有“吸热”感
  • 仿品:始终冰凉触感生硬

听声音:敲击辨真伪

轻轻敲击玉璧真品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像“叮”的一声余音悠长。我表哥是玉器行家他教我这一招说这叫“听声辨玉”。不过这个方法对新手而言有点难,因为需要大量练习。但你知道吗?现代仿品(如树脂)敲击声沉闷,像“噗噗”的感觉完全不同。

小技巧用玛瑙棒轻敲声音更明显

查纹饰:细节决定成败

纹饰也是关键!比如战国的玉璧常见谷纹和蒲纹,线条流畅自然;而唐代的则多了花草纹,风格更“写意”。我去年在博物馆看到的战国玉璧,那谷纹就像“一粒粒饱满的稻谷”,立体感十足。不过现在的高仿品纹饰也很精致,所以还要结合其他特征判断。有专家说90%的仿品纹饰过于“规则”,缺乏古人的“随意感”。

其实你多看几件真品,就能培养出“眼力”这比任何仪器都管用。

趋势预测:科技怎样转变鉴定

现在科技鉴定越来越关键了。比如红外光谱分析能检测玉的成分,热释光技术能测玉的年代。不过这些方法成本高普通收藏者用不了。其实未来有或许出现更便携的鉴定设备,就像手机一样方便。但别忘了机器再先进也替代不了你用“心”去感受玉的灵性。有句话说得对“玉养人人养玉”这感觉是任何技术都给不了的。

  1. 传统经验:60%准确率
  2. 科技鉴定:95%准确率
  3. 结合两者98%准确率

最后提示:别被“专家”忽悠

说真的现在市面上“专家”太多,有些就是骗子,我见过有人拿着现代工艺品,说成是“汉代珍品”价格高得吓人,记住判断玉璧年份没有绝对公式,多学多看才是王道。其实你每次上手时都像在跟古人对话,这类感觉多珍贵啊!

😊 祝你早日成为“玉璧通”!

精彩评论

头像 张宁-翡翠收藏家 2025-08-21
新石器时代:玉璧多素璧,器形粗糙简单。商周时代:玉璧形制不规则,内外多不够圆,也多为素璧。春秋战国:玉璧规整,且有谷纹、蒲纹、兽纹等纹饰。汉代:继承前代风格,雕工更精细,出现各色纹饰。汉以后至宋元:玉璧不多见。明清两代:玉璧兴盛,出现大量仿古制品。
头像 夏冰-翡翠分析师 2025-08-21
素面玉璧的时代特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分:一是造型特点如早期多呈扁平状,开孔较大;二是工艺技法,早期采用手工雕刻,线条粗犷自然,后期则更加精致复杂;三是装饰元素,部分玉璧会在边缘添加简单的几何图案作为点缀。以良渚文化为例该时期的玉璧常常体积厚重,表面抛光度极高,显示出当时匠人卓越的技术能力。
头像 吕博远-翡翠买手 2025-08-21
古玉璧由于年代久远,壁体有不同颜色的沁色,红山文化玉器天然沁较轻,沁色也较少,仅有红褐色、水锈和灰黑等色。良渚文化的玉璧沁色多为雾状的灰白色。原始社会的玉璧玉质一般是青玉、绿玉、灰白玉、淡黄玉。崧泽文化玉璧 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晚期玉璧 有学者指出,红山文化玉器所用玉材为“老岫岩玉”。一块素璧(图1): 图1-1 图1-2 图1-3 古玉素器的辨赏最考验眼力功夫,赏玩者几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图2)。 图2 这是大约一年前一位藏友发的赏玩信息,当时兴趣所致就图片信息产生的初辨感觉:真古、到代不很确定(图3)。 图3 一年后的今天,偶尔又看到这帖,不妨回头检索一下。
头像 喻红-翡翠文化传承者 2025-08-21
一块素璧(图1),藏友疑问:仅仅一图,怎么看呢? 图1 静下心来,透视一会,就可发现: 沁——沁入肌理、层次丰富、过渡自然(图2): 图2-1 图2-2 熟——透的感觉很可心、如煮熟的萝卜,可以看透玉的内里纹路状态(图3): 图3 砂——无需微距。
头像 杨柳-游客 2025-08-21
65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我们所说的素面古玉,简单地说,就是指没有任何纹饰,反映时代特征不明显的古代玉器。例如:素璧、素环、素勒、素璜等等,这种玉器的断代难度较大,我们只有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才能认定其年代。历代玉璧取材与特征区分(1) 发布于 2022-09-10 09:22 · 386 次播放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收藏?喜欢? 举报 ? 玉器古董瓷器鉴定 写下你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相关推荐 18:20 埃及·红海第2集:埃及海里有一种鱼,好吃程度超越四大名鱼,为了能捕获它。
【纠错】 【责任编辑:傅振宇-翡翠爱好】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33019号-1 .